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46页 |
第一节 选题缘由 | 第10-15页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第15-29页 |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第15-26页 |
二、文本资料综述 | 第26-28页 |
三、小结 | 第28-29页 |
第三节 研究意义与研究路径 | 第29-34页 |
一、研究意义 | 第29-31页 |
二、研究路径 | 第31-34页 |
第四节 概念界定与研究方法 | 第34-41页 |
一、概念界定 | 第34-39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39-41页 |
第五节 田野选点与工作说明 | 第41-46页 |
一、田野选点说明 | 第41-42页 |
二、田野工作说明 | 第42-45页 |
三、访谈语言记录说明 | 第45-46页 |
第二章 藏族传世神话中的婚姻 | 第46-98页 |
第一节 藏族祖源神话“猴魔婚媾”中的婚姻 | 第47-58页 |
一、藏族起源的“猕猴来源说” | 第47-49页 |
二、猴魔婚媾与藏族婚姻 | 第49-56页 |
三、初步研究结论 | 第56-58页 |
第二节 苯教创世神话中的婚姻 | 第58-71页 |
一、《斯巴卓浦》(srid bvi grol phug)中的婚姻 | 第58-61页 |
二、《“黑头矮人”出世》(dbu nag mivu dra chags)中的婚姻 | 第61-66页 |
三、《兄妹分财与祈神》(ming sring dpal bgos dang lha vdogs)中的聘娶婚 | 第66-68页 |
四、感光神话中的婚姻 | 第68-69页 |
五、初步研究结论 | 第69-71页 |
第三节 神山圣湖神话中的婚姻 | 第71-98页 |
一、四大念青(gnyan chen sde bzhi)的来历与婚姻 | 第72-77页 |
二、安多著名山神的来历与婚姻 | 第77-85页 |
三、卫藏、康区其他著名山神的来历与婚姻 | 第85-89页 |
四、探索分析 | 第89-98页 |
第三章 安多藏族的婚姻形态 | 第98-175页 |
第一节 对偶婚之一:着桑婚 | 第100-125页 |
一、历史与文献中的着桑婚(grogs bzang) | 第100-103页 |
二、安多农区秘密的走访婚 | 第103-108页 |
三、安多牧区公开的乞董恋(khyi rdung)与钻帐篷婚 | 第108-118页 |
四、私生子:“着桑婚”的副产品与女子生育能力的试金石 | 第118-121页 |
五、探索分析与初步研究结论 | 第121-125页 |
第二节 对偶婚之二:安多-玛曲“兄弟共妻”婚 | 第125-143页 |
一、历史与文献中的“禾久确芒”(shug gcig khyo mang) | 第125-132页 |
二、安多-玛曲“兄弟共妻”婚的田野案例 | 第132-138页 |
三、安多-玛曲“兄弟共妻”婚的功能分析与文化透视 | 第138-141页 |
四、初步研究结论 | 第141-143页 |
第三节 对偶婚之三:“一夫多妻”婚 | 第143-164页 |
一、历史与文献中的“确久禾芒”(khyo gcig shug mang) | 第143-149页 |
二、安多藏族“一夫多妻”婚的田野案例 | 第149-158页 |
三、安多藏族“一夫多妻”婚的比较与讨论 | 第158-164页 |
第四节 专偶婚:“一夫一妻”婚 | 第164-175页 |
一、历史与文献中的―确久禾久”(khyo gcig shug gcig) | 第164-166页 |
二、安多藏族“一夫一妻”婚的田野案例 | 第166-172页 |
三、安多藏族“一夫一妻”婚的比较与讨论 | 第172-175页 |
第四章 安多藏族的通婚限制与禁忌 | 第175-236页 |
第一节 血缘外婚制 | 第176-197页 |
一、历史与文献中的藏族“血缘外婚制” | 第177-180页 |
二、藏族的“血缘外婚单位”:“日巴”(rus pa)与“莎察”(sha khrag) | 第180-185页 |
三、“四根骨头”与安多绒哇的骨系继嗣法则 | 第185-193页 |
四、对触犯禁忌者的神谕惩处与宗教“净化” | 第193-197页 |
第二节 骨系等级内婚制 | 第197-215页 |
一、“日巴”之高低贵贱 | 第197-202页 |
二、骨系等级内婚制 | 第202-213页 |
三、象征“污秽”的职业者及其通婚限制 | 第213-215页 |
第三节 顺玛(srung ma)不和者不婚 | 第215-222页 |
一、顺玛及其分类 | 第215-217页 |
二、与“斯巴嘉姆”之家的通婚禁忌及例外 | 第217-220页 |
三、与供养“啼让”(thevu rang)之家的通婚禁忌 | 第220-222页 |
第四节 信仰、族群及其他通婚禁忌 | 第222-236页 |
一、被排斥在婚姻圈外的麻风病人 | 第222-223页 |
二、禁止与“食鱼”者通婚 | 第223-225页 |
三、藏-穆之间的通婚禁忌以及例外 | 第225-227页 |
四、“洛锐”(lo ris)相克者的通婚困扰与禳解 | 第227-228页 |
五、不与“吾兰端沫”(bu lon ston mo)之家通婚 | 第228-229页 |
六、禁止与有纠纷的部落通婚 | 第229-230页 |
七、“反对与异族通婚”的族内婚规则 | 第230-236页 |
第五章 安多藏族的择偶 | 第236-287页 |
第一节 叩开婚恋之门的成人礼:“扎普巴”(skra phab pa) | 第236-260页 |
一、初识“扎普巴” | 第236-237页 |
二、文献与田野中的安多藏族“扎普巴” | 第237-246页 |
三、“扎普巴”的社会功能与行礼因由 | 第246-248页 |
四、“扎普巴”的制度性干预 | 第248-255页 |
五、“扎普巴”的文化内涵 | 第255-260页 |
第二节 安多藏族的择偶标准 | 第260-269页 |
一、历史与文献中的藏族择偶标准 | 第260-262页 |
二、安多藏族择偶的田野案例 | 第262-267页 |
三、探索分析与初步研究结论 | 第267-269页 |
第三节 安多藏族的择偶方式 | 第269-287页 |
一、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 第270-276页 |
二、自由恋爱 | 第276-285页 |
三、探索分析与初步研究结论 | 第285-287页 |
第六章 安多藏族的婚姻缔结方式 | 第287-346页 |
第一节 抢婚 | 第289-303页 |
一、用武力夺娶女子的抢婚记忆 | 第289-291页 |
二、安多藏族抢婚的类型与田野个案 | 第291-298页 |
三、安多藏族抢婚的文化释源 | 第298-301页 |
四、初步研究结论 | 第301-303页 |
第二节 纳玛棱巴(mnav ma len pa) | 第303-324页 |
一、世界各族的聘娶婚 | 第303-305页 |
二、历史与文献中的“纳玛棱巴” | 第305-315页 |
三、安多藏族“纳玛棱巴”的田野案例 | 第315-321页 |
四、“纳玛棱巴”的文化阐释 | 第321-324页 |
第三节 玛巴棱巴(mag pa len pa) | 第324-346页 |
一、世界各族的招赘婚 | 第324-326页 |
二、历史与文献中的“玛巴棱巴” | 第326-333页 |
三、安多藏族“玛巴棱巴”的田野案例 | 第333-340页 |
四、安多藏族“玛巴棱巴”的发生动因与文化解析 | 第340-346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346-359页 |
第一节 多样与关联 | 第347-355页 |
一、多样 | 第347-353页 |
二、关联 | 第353-355页 |
第二节 反思与补充 | 第355-359页 |
一、对安多藏族婚姻合理性的再思考 | 第355-356页 |
二、对安多藏族婚姻文化变迁的补充 | 第356-359页 |
附录 1 | 第359-360页 |
附录 2 | 第360-361页 |
参考文献 | 第361-375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375-376页 |
致谢 | 第376-3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