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教育论文中心  教育论文中心   广告服务  广告服务   论文搜索  论文搜索   论文发表  论文发表   会员专区  会员专区   在线购卡   在线购卡   服务帮助  服务帮助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网站地图   硕士论文  会员专区   博士论文
当前位置:教育论文中心首页--博士论文--鹤鸣九皋--儒学与中国画的功能问题
博硕论文分类列表
工业技术 交通运输 农业科学
生物科学 航空航天 历史地理
医学卫生 语言文字 环境科学
综合图书 政治法律 社会科学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艺术
数理科学和化学 文学
天文学、地理科学 军事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经济
自然科学总论 哲学
查看更多分类
 
论文搜索
 
 
相关论文
几种农药对水稻抗性及生理生化的影
网络地理信息系统的研制与开发
琴曲《鹤鸣九皋》打谱解析
认识和传承中国画特色--谈中国
浅析中国画单纯性--兼谈单纯性
以杜维明和成中英为例波士顿儒学
略论儒学少数民族相互关系--
杂技中国画--杂技艺术创新对
中西文化中儒学社会学——儒学
儒学“游魂”当代状况-——读余
宋明儒学佛教关系新探--兼论
儒学经典结构形成及其在近世日本
生活儒学—“后新儒学”时代儒学
浅析中国画色彩及中国、希腊文化
中国画装饰性对平面设计影响
晚明儒学科学互动--以徐光启
晚清儒学危机变革--论洋务运
中国画构图音乐性--从点、线、
现代新儒学朱子学
儒学形而上系统最初建构(一)
儒学形而上系统最初建构(二)
全球化时代中儒学创新--杜维明
浅谈当代中国画创新中西方绘画
中国画物理结构笔墨结构--
笔墨油彩之抒写--浅论中国画
中国画现实主义艺术理论实践
中国画笔墨韵律音乐节奏美
试论中国画线条在人物画中运用
中国画形式美在西方油画方面
中国画人文精神对中学生价值
谈文人画对当代中国画影响--我
中国画人文精神对我国未来服装
中国画线表现在中国油画创作中
中国画题材选择、技法运用对紫砂
简论中国画传承--试论新材料
中国画装饰性在书衣设计中应用
中国画意象造型及引发教学思
中国画线性表现方法在油画艺术创
中国画空间表观探索--以我
中国画艺术形式及表现技法对插
中国画空间连贯性表达--在创作
两条双渠道供应链价格竞争决策模
儒学宪政—张君劢政治哲学研究
儒学在日本演变看日本文化
再论中国画书法关系--兼论书
从西方儒学研究新趋向前瞻二十一
在商业模式转变中企业多级供应商
具象水墨人物中国画当代性
儒学忽必烈治国方略
儒学儒术关系研究--以汉武帝
20世纪下半期美国学界对儒学
莱布尼茨对儒学基督教神学会通
儒学“天学”张力中徐光启
儒学魏晋南北朝时期家庭教育
思孟儒学基督宗教“人论”比较
郭嵩焘儒学书法观念研究
“相与为体”中儒学马克思主义
初盛唐儒学文学
儒学基督教伦理道德思想比较
南朝儒学文学关系研究
儒学自由主义之间--余英时近
先秦儒学古希腊哲学中庸观比较研
北魏儒学文学
社会视角下儒学基督教比较研究
儒学汉代民间慈善研究
儒学基督教:天人关系、神人关系
地域儒学书院发展--1466-
儒学汉魏禅代研究
第三代新儒家政治哲学研究--兼及
儒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日本学者明末清初西方天文学东渐研
儒学未来科技
儒学主体性文化建设
儒学秦代社会
成中英儒学文明对话理论研究--
儒学汉代禳灾关系研究
 
科目列表
市场营销 管理理论 人力资源
电子商务 社会实践 先进教育
伦理道德 艺术理论 环境保护
农村研究 交通相关 烟草论文
电子电气 财务分析 融资决策
电影艺术 国学论文 材料工程
语文论文 数学论文 英语论文
政治论文 物理论文 化学论文
生物论文 美术论文 历史论文
地理论文 信息技术 班主任
音乐论文 体育论文 劳技论文
自然论文 德育管理 农村教育
素质教育 三个代表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哲学论文 工商管理
证券金融 社会学 审计论文
会计论文 建筑论文 电力论文
水利论文 园林景观 农林学
中医学 西医学 心理学
公安论文 法学法律 思想汇报
法律文书 总结报告 演讲稿
物业管理 经济学 论文指导
计算机 护理论文 社会调查
军事论文 化工论文 财政税收
保险论文 物流论文 语言教育
教育教学 给水排水 暖通论文
结构论文 综合类别 硕士论文
博士论文    
 
 
鹤鸣九皋--儒学与中国画的功能问题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第1-3页
英文摘要第3-4页
正文目录第4-7页
附图目录第7-8页
正文:第8页
1 引言:文献、研究现状与方法第8-15页
 1.1 文献与研究现状第8-11页
 1.2 选题的勘定与意义第11-12页
 1.3 儒家思想特质与研究方法第12-15页
2 综论:儒学对中国画学的规范与影响第15-22页
 2.1 作为社会指导思想的儒学第15-17页
 2.2 画论与儒家思想的一致性第17-18页
 2.3 画家“儒学化”现象第18-20页
 2.4 功能观与绘画的中心论题第20-22页
3 教化功能论的儒学色彩与其理论发展第22-36页
 3.1 儒家文艺观与教化功能论的提出及其理论发展第22-33页
  3.1.1 绘画教化论的提出第22-29页
  3.1.2 绘画功能论的自觉总结期:六朝至唐第29-30页
  3.1.3 功能论发展的盛期:两宋第30-32页
  3.1.4 教化功能论的延续与衰微:元明清第32-33页
 3.2 教化功能论的儒学色彩第33-36页
4 教化功能论的基本理论第36-62页
 4.1 教化功能论的立足点第36-38页
 4.2 教化功能观的基本要求第38-45页
 4.3 绘画的教化作用第45-54页
  4.3.1 对帝王的规鉴讽谏作用第45-47页
  4.3.2 对属僚功臣的“旌表”第47-49页
  4.3.3 对臣民百姓“劝善戒恶”的教化作用第49-51页
  4.3.4 满足皇室重大政治活动和日常生活需要的“存形纪盛”作用第51页
  4.3.5 补益儒家礼乐典籍之缺轶的“图史”作用第51-52页
  4.3.6 山水与花鸟:人格象征与譬喻的“比德”价值第52-54页
 4.4 古代画学家对绘画功能的工具性论证与先验性论证第54-62页
5 教化功能的实现与儒家的人品要求第62-86页
 5.1 绘画功能的实现与其人品根据第62-68页
  5.1.1 士大夫成为绘画载道功能的实现主体第62-64页
  5.1.2 内圣外王:儒家文化的两翼和绘画双重功能的统一第64-65页
  5.1.3 儒家的载道传义功能与画家的人品第65-67页
  5.1.4 画家的人品与绘画作品的伦理性解读第67-68页
 5.2 教化功能观的人品要求第68-72页
 5.3 读书以明理,务学以开性:人品修为的根本途径第72-75页
 5.4 人品论的文人画取向与儒家的文艺功能观第75-86页
  5.4.1 文人画论中的人品论第76-80页
  5.4.2 人品论对文人画立意传达方式的功能转换第80-86页
6 宫廷美术与绘画政教作用的实现第86-110页
 6.1 宫廷绘画是实现绘画政教作用的主体第86-94页
  6.1.1 宫廷绘画的发展演变第86-89页
  6.1.2 画院的设立是儒家文明的制度化表现第89-92页
  6.1.3 宫廷美术是实现绘画政教功能的主体第92-94页
 6.2 宫廷绘画的基本特征第94-99页
  6.2.1 宫廷画风的形成第94-95页
  6.2.2 宫廷绘画的基本特征第95-99页
   6.2.2.1 以写实为基础,由形似求神似的技术追求第95-97页
   6.2.2.2 格法严谨,工整妍丽第97-98页
   6.2.2.3 经营位置,精构巧思第98-99页
 6.3 宫廷绘画在实现其社会作用上的复杂性第99-101页
 6.4 宫廷绘画的文人画化倾向与中国古代儒、士、官、贵族的合一第101-105页
 6.5 宫廷绘画的命题性和艺术质量问题第105-110页
7 教化功能观与文人画的自娱功能论第110-125页
 7.1 文人画的自娱观与儒家正统教化观的背离第111-117页
 7.2 文人画论与教化功能论在儒学根据和逻辑思理上的共通性第117-122页
  7.2.1 文人画自娱养心论的儒学根据第117-119页
  7.2.2 文人画“自娱内养”说与儒家论理逻辑第119-122页
 7.3 游移于儒家事功责任和精神陶养之间的画家与士人生活型态的多样性第122-125页
8 中国画的观念性图式与儒家伦理观念的表达第125-179页
 8.1 画赞样式与伦理功能的发挥第125-155页
  8.1.1 作为一种现象存在的画像赞样式第125-132页
   8.1.1.1 画像赞样式的出现第125-128页
   8.1.1.2 画像赞样式的存在价值第128-131页
   8.1.1.3 作为现象的画像赞样式第131-132页
  8.1.2 圣贤像赞式的伦理功能及其造像法则第132-137页
   8.1.2.1 圣贤像赞式的造像法则第132-134页
   8.1.2.2 圣贤像赞式与文人肖像画的功能表现之不同第134-137页
  8.1.3 画像赞式的衍化:“故事画像赞”及其伦理功能第137-148页
   8.1.3.1 造像立意:“历史时空”与“画面时空”的平衡第138-142页
   8.1.3.2 画像赞造形的类型化和儒家伦理纲常的整一化第142-148页
  8.1.4 史传赞文的补图作用:不可或缺的一环第148-155页
   8.1.4.1 类型化下图像表意功能的无力第148-149页
   8.1.4.2 传赞、图画,观众三者的交互作用第149-151页
   8.1.4.3 图像赏悦价值的旁溢和经史传赞的平衡作用第151-155页
 8.2 花鸟图式的伦理性链结第155-167页
  8.2.1 花鸟画的教化题材类别第155-158页
   8.2.1.1 象征性的规谏花鸟画第156页
   8.2.1.2 祥瑞颂德的花鸟图式第156-157页
   8.2.1.3 草木“比德”的花鸟样式第157-158页
  8.2.2 花鸟画样式的演变与儒家文艺思想特质第158-160页
  8.2.3 花鸟画功能传达的程式化链结第160-167页
   8.2.3.1 花鸟世界的自然秩序与画家图式链结的主观性第160-161页
   8.2.3.2 《松鹤图》与图式链结的三种隐喻赋予方式第161-164页
   8.2.3.3 鹤鸣九天——花鸟图式的谲谏价值第164-167页
 8.3 山水画图式的伦理价值第167-179页
  8.3.1 山水画的三种图式表现第167-169页
  8.3.2 三种山水画图式的儒家根据第169-175页
   8.3.2.1 天境山水”中的儒家社会伦理秩序的投射第169-171页
   8.3.2.2 “人境山水”:治平理想的表达和德性陶养第171-173页
   8.3.2.3 “心境山水”:文人自我的膨胀与抒泄第173-175页
  8.3.3 儒家正宗、画坛“正脉”与“四王”的审美理想第175-179页
结语第179-181页
致谢第181-182页
主要参考文献第182-188页
关键词索引第188页

 
 
论文编号BS872190,这篇论文共188
会员购买按0.35元/页下载,共需支付65.8元。        直接购买按0.5元/页下载,共需要支付94元 。
我还不是会员,注册会员
会员下载更优惠!充值送钱!
我只需要这篇,无需注册!
直接网上支付,方便快捷!
 您可能感兴趣的论文
版权申明:本目录由www.jylw.com网站制作,本站并未收录原文,如果您是作者,需要删除本篇论文目录请通过QQ或其它联系方式告知我们,我们承诺24小时内删除。
 
 
| 会员专区 | 在线购卡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版权所有 教育论文中心 Copyright(C)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方式: QQ:277865656 或写信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