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0-14页 |
1.1 选题动机和意义 | 第10页 |
1.2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0-11页 |
1.3 研究综述 | 第11-14页 |
1.3.1 国外二语习得研究综述 | 第11-12页 |
1.3.2 国内汉习得研究综述 | 第12页 |
1.3.3 儿童和成人汉语习得对比研究综述 | 第12-14页 |
第2章 泰国儿童和成人汉语习得对比研究理论基础 | 第14-17页 |
2.1 第二语言习得定义 | 第14页 |
2.1.1 母语和第二语言 | 第14页 |
2.1.2 母语习得和第二语言习得 | 第14页 |
2.2 汉语习得理论基础 | 第14-17页 |
2.2.1 普遍语法理论(The Universal Hypothesis) | 第14-15页 |
2.2.2 关键期假说(The Critical Period Hypothesis) | 第15-16页 |
2.2.3 情感过滤假说(The Affective Filter Hypothesis) | 第16-17页 |
第3章 泰国儿童和成人汉语习得对比分析 | 第17-24页 |
3.1 泰国儿童和成人汉语习得相似之处 | 第17-18页 |
3.1.1 两者所处的汉语习得环境相似 | 第17页 |
3.1.2 两者习得汉语都会受到母语泰语的影响 | 第17-18页 |
3.1.3 两者习得汉语都要经历由简入繁的过程 | 第18页 |
3.2 泰国儿童和成人汉语习得差异之处 | 第18-24页 |
3.2.1 生理机制不同 | 第18-19页 |
3.2.2 认知能力不同 | 第19-20页 |
3.2.3 受情感因素影响不同 | 第20-24页 |
第4章 对泰汉语教学案例分析 | 第24-34页 |
4.1 汉语习得与汉语教学 | 第24-25页 |
4.1.1 两者之间的关系与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 | 第24页 |
4.1.2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学习与习得的关系 | 第24页 |
4.1.3 课堂内学习与课堂外学习 | 第24-25页 |
4.2 Phusang Disrict Non-formal and In-formal Education Centre 教学案例 | 第25-34页 |
4.2.1 研究对象 | 第25-26页 |
4.2.2 研究目的 | 第26页 |
4.2.3 教学案例一课堂反复操练 | 第26-29页 |
4.2.4 教学案例二句型学习 | 第29-31页 |
4.2.5 教学案例三课堂游戏 | 第31-34页 |
第5章 对泰国儿童和成人汉语教学的启示 | 第34-40页 |
5.1 泰国儿童的汉语教学策略 | 第34-35页 |
5.1.1 根据儿童特点制定相应的教学内容 | 第34页 |
5.1.2 将“重复”学习这一理念纳入到教学中 | 第34页 |
5.1.3 将多种语言实践活动纳入到教学计划中 | 第34页 |
5.1.4 课堂上教师语言应采取半泰语半汉语的形式 | 第34-35页 |
5.1.5 课后作业安排 | 第35页 |
5.2 泰国成人汉语教学策略 | 第35-36页 |
5.2.1 合理分班 | 第35页 |
5.2.2 多进行文化输入 | 第35-36页 |
5.2.3 充分做好成人的循环记忆教学并强化其语音模仿的能力 | 第36页 |
5.2.4 教师应多采用鼓励式教学 | 第36页 |
5.2.5 课堂作业布置要结合学生实际 | 第36页 |
5.3 亲子汉语课堂教学探索 | 第36-40页 |
5.3.1 亲子教育的概念 | 第36-37页 |
5.3.2 汉语亲子课堂教学的构建 | 第37-39页 |
5.3.3 汉语亲子课堂探索的意义 | 第39-40页 |
第6章 结语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作者简介 | 第43-44页 |
致谢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