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6-7页 |
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7页 |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问题 | 第11-12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2-15页 |
1.「新世界より」相关研究综述 | 第12-13页 |
2.我国对日本科幻作品的相关研究 | 第13-15页 |
(三)理论框架 | 第15-16页 |
(四)研究意义 | 第16-17页 |
第二章 「新世界より」在中国的译介分析 | 第17-31页 |
(一)文本选择:为何「新世界より」得以译介到中国 | 第17-20页 |
1.日本科幻翻译文学在中国:从边缘走向中心 | 第17-18页 |
2.「新世界より」动漫作品的推动 | 第18-19页 |
3.「新世界より」的获奖及文本特征 | 第19-20页 |
(二)出版社与译者的角色 | 第20-21页 |
1.中国出版社对「新世界より」的主动引进 | 第20页 |
2.丁子承:译介日本科幻的重要译者 | 第20-21页 |
(三)翻译策略:对原文较为“充分”的翻译 | 第21-29页 |
1.给原文做“加法”:脚注的大量添加 | 第21-24页 |
2.译者为读者的考量:对俗语的意译 | 第24-26页 |
3.译者对佛教相关描写的适当调整 | 第26-27页 |
4.译者对作品权力关系及人物形象的个人解读 | 第27-29页 |
(四)《来自新世界》在中国的接受 | 第29-31页 |
第三章 「新世界より」在英语世界的译介分析 | 第31-47页 |
(一)文本选择:为何「新世界より」错失官方英译本? | 第31-32页 |
1.日本科幻小说在美国:地位有所上升,但隔绝在中心之外 | 第31页 |
2.「新世界より」:动漫作品的加势未能补足较小的小说市场 | 第31-32页 |
(二)出版社与译者的角色 | 第32-34页 |
1.专注日本科幻作品英译的出版社:译介背后的推力 | 第32-33页 |
2.从“粉丝”到译者:业余译者完成「新世界より」英译 | 第33-34页 |
(三)翻译策略:对原文的不充分翻译 | 第34-45页 |
1.力避“加法”:精简注释、改译专有名词 | 第34-40页 |
2.给原文做“减法”:细节简化 | 第40-42页 |
3.译者对原文段落的调整 | 第42-44页 |
4.译者对原文文化环境及人物形象的个人解读 | 第44-45页 |
(四)From the New World在英语世界的接受 | 第45-47页 |
第四章 「新世界より」在中国和英语世界译介的对比与启示 | 第47-50页 |
1.「新世界より」在中国和美国的不同译介之路 | 第47-48页 |
2.对中国科幻文学外译的启示之一:完善科幻文学作品的产业链 | 第48页 |
3.对中国科幻文学外译的启示之二:如何在强势的译入语环境中扎根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