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绪论 | 第11-21页 |
1.1引言 | 第11-12页 |
1.2钠离子电池简介 | 第12-14页 |
1.2.1纳离子电池池发展背景 | 第12-13页 |
1.2.2纳离子电池工作原理 | 第13-14页 |
1.3钠离子电池负极的相关研究 | 第14-19页 |
1.3.1碳材料 | 第14-17页 |
1.3.1.1石墨/石墨烯材料 | 第14-15页 |
1.3.1.2非石墨碳材料 | 第15-16页 |
1.3.1.3掺杂的碳材料 | 第16-17页 |
1.3.1.4生物质碳 | 第17页 |
1.3.2过度金属氧化物 | 第17-18页 |
1.3.3过度金属硫化物 | 第18-19页 |
1.3.4合金材料 | 第19页 |
1.4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第19-21页 |
1.4.1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1.4.2创新点 | 第20-21页 |
第二章材料合成方法与表征 | 第21-28页 |
2.1合成路线 | 第21-24页 |
2.1.1静电纺丝 | 第21-22页 |
2.1.2模板法 | 第22-24页 |
2.2实验耗材 | 第24页 |
2.3实验设备 | 第24页 |
2.4材料表征 | 第24-26页 |
2.4.1SEM | 第24页 |
2.4.2XRD | 第24-25页 |
2.4.3Raman | 第25页 |
2.4.4TEM | 第25页 |
2.4.5XPS | 第25-26页 |
2.4.6BET | 第26页 |
2.4.7TG | 第26页 |
2.5电化学测试 | 第26-28页 |
2.5.1电池的制作 | 第26-27页 |
2.5.2电性能测试 | 第27页 |
2.5.3循环伏安(CV) | 第27页 |
2.5.4电化学阻抗(EIS) | 第27-28页 |
第三章三种氮掺杂多孔碳纳米纤维作为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电性能比较 | 第28-38页 |
3.1引言 | 第28-29页 |
3.2实验方法 | 第29-30页 |
3.2.1三种氮掺杂的多孔碳纳米纤维的合成 | 第29页 |
3.2.2三种氮掺杂的多孔碳纳米纤维的材料表征 | 第29-30页 |
3.2.3三种氮掺杂的多孔碳纳米纤维负极材料的电池制备 | 第30页 |
3.2.4三种氮掺杂的多孔碳纳米纤维钠离子电池的测试 | 第30页 |
3.3结果与讨论 | 第30-37页 |
3.3.1前驱体的镍碳质量比计算 | 第30-31页 |
3.3.2三种氮掺杂的多孔碳纳米纤维的物相分析 | 第31-34页 |
3.3.3三种氮掺杂的多孔碳纳米纤维在50℃时的电性能分析 | 第34-37页 |
3.4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四章丝瓜络状的碳纤维作为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在50℃高温和常温下的电性能研究 | 第38-52页 |
4.1引言 | 第38页 |
4.2实验方法 | 第38-39页 |
4.2.1丝瓜络状碳纤维的制备方法 | 第38页 |
4.2.2丝瓜络状碳纤维的材料表征 | 第38页 |
4.2.3丝瓜络状碳纤维的电池组装和测试方法 | 第38-39页 |
4.3结果与讨论 | 第39-51页 |
4.3.1丝瓜络状碳纤维的制备流程 | 第39-40页 |
4.3.2丝瓜络状碳纤维的物理表征 | 第40-45页 |
4.3.3丝瓜络状碳纤维在50℃高温下的电性能研究 | 第45-47页 |
4.3.4丝瓜络状碳纤维在常温下的电性能研究 | 第47-50页 |
4.3.5丝瓜络状碳纤维在常温下的全电性能研究 | 第50-51页 |
4.4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五章丝瓜络状碳纤维电极的动力学分析与密度泛函理论计算 | 第52-64页 |
5.1前言 | 第52页 |
5.2实验方法 | 第52-53页 |
5.2.1赝电容贡献与扩散系数的计算 | 第52页 |
5.2.2外原位拉曼 | 第52-53页 |
5.2.3DFT计算 | 第53页 |
5.3结果与讨论 | 第53-63页 |
5.3.1丝瓜络状碳纤维的赝电容行为分析 | 第53-56页 |
5.3.2丝瓜络状碳纤维的钠离子扩散系数分析 | 第56-59页 |
5.3.3丝瓜络状碳纤维电极的外原位拉曼分析 | 第59-60页 |
5.3.4关于氮掺杂的DFT计算 | 第60-63页 |
5.4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64-66页 |
6.1总结 | 第64-65页 |
6.2展望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3页 |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3-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
附件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