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柔肝运脾散结法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肝旺脾虚型的临床研究 |
|
论文目录 |
|
提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引言 | 第9-10页 | 临床研究 | 第10-15页 | 一、诊断标准 | 第10页 | (一)西医诊断标准 | 第10页 | (二)中医辨证分型标准 | 第10页 | 二、病例选择标准 | 第10-11页 | (一)纳入病例标准 | 第10页 | (二)排除病例标准 | 第10-11页 | (三)剔除病例标准 | 第11页 | 三、一般资料 | 第11-12页 | (一)病例来源 | 第11页 | (二)两组性别分布 | 第11页 | (三)两组年龄分布 | 第11页 | (四)两组病程分布 | 第11页 | (五)两组病情分布比较 | 第11-12页 | (六)两组主要症状、体征出现频数比较 | 第12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五、观察指标 | 第13页 | (一)治疗前后的主要症状及体征变化 | 第13页 | (二)疗程结束后第 2 周、第 4 周随访复查腹部彩超 | 第13页 | (三)随访腹痛复发情况 | 第13页 | (四)监测实验室检查及药物不良反应 | 第13页 | 六、疗效判定标准 | 第13-14页 | (一)症状体征量化标准 | 第13页 | (二)中医病情分级评定标准 | 第13页 | (三)综合疗效判断标准 | 第13-14页 | 七、统计方法 | 第14-15页 | 研究结果 | 第15-19页 | 一、两组总疗效的比较 | 第15页 | 二、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总积分比较 | 第15页 | 三、两组患儿治疗后主要症状、体征改善比较 | 第15-16页 | 四、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其他症状体征变化比较 | 第16页 | 五、两组腹痛改善比较 | 第16页 | 六、两组使用解痉止痛药的次数 | 第16-17页 | 七、两组复查彩色多普勒超声淋巴结消散情况比较 | 第17页 | 八、两组腹痛复发率比较 | 第17页 | 九、实验室检查安全性指标治疗前后的变化情况 | 第17-19页 | 讨论 | 第19-30页 | 一、祖国医学对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认识 | 第19-22页 | (一)中国古代文献对本病的认识 | 第19页 | (二)肝旺脾虚证的形成因素 | 第19-21页 | (三)本病的发生机理 | 第21-22页 | 二、现代医学对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认识 | 第22页 | 三、柔肝运脾汤的组方原则 | 第22-23页 | (一)柔肝运脾以治其本 | 第22页 | (二)消积化痰、活血散结以治其标 | 第22-23页 | (三)通畅气机是治疗该病的重要条件 | 第23页 | 四、方药讨论 | 第23-25页 | (一)药物组成及功效分析 | 第23-25页 | (二)方药配伍 | 第25页 | 五、疗效分析 | 第25-26页 | 六、现代药理研究对方药作用的佐证 | 第26-30页 | (一)抗炎镇痛作用 | 第26-27页 | (二)抗感染作用 | 第27-28页 | (三)调节免疫作用 | 第28页 | (四)改善胃肠动力作用 | 第28-30页 | 结语 | 第30-31页 | 参考文献 | 第31-34页 | 综述 | 第34-41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1页 | 附录 | 第41-43页 | 致谢 | 第43-44页 | 详细摘要 | 第44-49页 |
|
|
|
|
论文编号BS2032343,这篇论文共49页 会员购买按0.35元/页下载,共需支付17.15元。 直接购买按0.5元/页下载,共需要支付24.5元 。 |
|
|
我还不是会员,注册会员!
会员下载更优惠!充值送钱! |
我只需要这篇,无需注册!
直接网上支付,方便快捷! |
|
|
|
版权申明:本目录由www.jylw.com网站制作,本站并未收录原文,如果您是作者,需要删除本篇论文目录请通过QQ或其它联系方式告知我们,我们承诺24小时内删除。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