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0页 |
一、艾思奇与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 第10-15页 |
(一) 延安时期艾思奇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言说论域 | 第10-11页 |
(二) 延安时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成熟开端 | 第11-13页 |
(三) 艾思奇是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进程的中流砥柱 | 第13-15页 |
二、智慧之路:延安时期艾思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颖异致思 | 第15-31页 |
(一) 系统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内涵、层次及可能性 | 第15-18页 |
1、艾思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概念阐释 | 第15页 |
2、艾思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层次解析 | 第15-17页 |
3、艾思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可能性的认识 | 第17-18页 |
(二) 积极开创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大众化、通俗化和现实化道路 | 第18-20页 |
1、艾思奇积极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大众化、通俗化 | 第18-19页 |
2、艾思奇积极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现实化 | 第19-20页 |
(三) 不断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毛泽东思想 | 第20-25页 |
1、艾思奇与毛泽东的哲学交往 | 第20-22页 |
2、艾思奇对毛泽东在哲学上的益彰 | 第22-23页 |
3、艾思奇对毛泽东思想的科学阐释与积极宣传 | 第23-25页 |
(四) 主持了延安新哲学会工作,推动了普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 第25-27页 |
1、艾思奇主要负责的新延安哲学会的成立与构成 | 第25-26页 |
2、新延安哲学会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重要作用 | 第26-27页 |
(五) 激情批判了各种反动思想,维护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合法地位 | 第27-31页 |
1、对陈立夫“唯生论”的哲学批判 | 第28-29页 |
2、对蒋介石“力行哲学”及其《中国之命运》愚民哲学的批判 | 第29-30页 |
3、对阎锡山“中”的哲学的批判 | 第30-31页 |
三、理论之镜:对延安时期艾思奇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活动的澄明体认 | 第31-45页 |
(一) 不断开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新范式 | 第31-34页 |
1、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范式嬗变 | 第31-33页 |
2、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范式转变基础 | 第33页 |
3、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范式转变原则 | 第33-34页 |
(二) 坚持人民主体原则,积极承担促进社会发展的责任 | 第34-36页 |
1、马克思主义哲学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中的人民主体原则 | 第35页 |
2、马克思主义哲学要积极承担促进中国社会发展的责任 | 第35-36页 |
(三) 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大众化 | 第36-39页 |
1、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内在本质 | 第36-37页 |
2、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环境变化 | 第37-38页 |
3、新大众与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 第38-39页 |
(四) 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新书写方式 | 第39-41页 |
1、全面重思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书写方式 | 第39-40页 |
2、努力创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书写方式 | 第40-41页 |
(五) 多维度汲取学术资源来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 第41-45页 |
1、批判继承以往时代的学术资源 | 第41-42页 |
2、回应对话同一时代的理论争辩 | 第42-43页 |
3、探寻汲取现实生活的积极启示 | 第43-45页 |
注释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1页 |
后记 | 第51-52页 |
读研期间发表的成果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