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33页 |
一、研究背景以及研究意义 | 第12-14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4-24页 |
(一)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4-21页 |
(二) 国外研究综述 | 第21-24页 |
(三) 国内外研究述评 | 第24页 |
三、基本概念界定 | 第24-26页 |
(一) 农民工 | 第25页 |
(二) 劳动权益 | 第25-26页 |
(三) 农民工劳动权益保障 | 第26页 |
(四) 长三角地区 | 第26页 |
四、理论基础 | 第26-31页 |
(一) 劳权理论 | 第26-28页 |
(二) 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 | 第28-29页 |
(三) 劳动关系系统理论 | 第29-31页 |
五、研究方法、内容及思路 | 第31-33页 |
(一) 研究方法 | 第31页 |
(二) 研究内容 | 第31-32页 |
(三) 研究思路 | 第32-33页 |
第二章 长三角地区纺织服装业农民工及其劳动权益保障制度 | 第33-56页 |
一、长三角地区纺织服装业农民工群体概况 | 第33-37页 |
(一) 长三角地区纺织服装产业集聚度及劳动力吸纳情况 | 第33-34页 |
(二) 长三角地区纺织服装业农民工概况 | 第34-37页 |
二、长三角地区农民工劳动权益保障的制度 | 第37-55页 |
(一) 全国性政策 | 第37-45页 |
(二) 地方性法规与政策 | 第45-55页 |
三、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三章 长三角地区纺织服装业农民工劳动权益保障现状调查 | 第56-109页 |
一、调查方案的设计 | 第56-74页 |
(一) 调查指标的确定 | 第56-59页 |
(二) 调查工具的设计 | 第59-71页 |
(三) 抽样方法的设计 | 第71-74页 |
二、调查方案的实施 | 第74-76页 |
(一) 调查表的实施情况 | 第74页 |
(二) 调查问卷的实施情况 | 第74页 |
(三) 结构式访谈的实施情况 | 第74-76页 |
三、调查的统计与分析 | 第76-105页 |
(一) 抽样的长三角地区纺织服装企业农民工占比分析 | 第76-78页 |
(二) 调查表情况的统计与分析 | 第78-84页 |
(三) 调查问卷以及结构式访谈情况的统计与分析 | 第84-105页 |
四、调查的基本结论 | 第105-107页 |
五、本章小结 | 第107-109页 |
第四章 长三角地区纺织服装业农民工劳动权益保障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109-135页 |
一、长三角地区纺织服装业农民工劳动权益保障中存在的问题 | 第109-120页 |
(一) 个别劳权保障不足 | 第109-117页 |
(二) 集体劳权保障薄弱 | 第117-119页 |
(三) 对劳权保障的满意度较低 | 第119-120页 |
二、长三角地区纺织服装业农民工劳动权益保障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120-134页 |
(一) 微观分析:从劳动关系主体角度进行的原因分析 | 第120-129页 |
(二) 宏观分析:从劳动关系环境角度进行的原因分析 | 第129-134页 |
三、本章小结 | 第134-135页 |
第五章 完善长三角地区纺织服装业农民工劳动权益保障的对策 | 第135-151页 |
一、完善长三角地区纺织服装业农民工劳动权益保障的基本原则 | 第135-136页 |
(一) 劳权保障一体化原则 | 第135页 |
(二) 个别劳权和集体劳权并重原则 | 第135-136页 |
(三) 三方共赢原则 | 第136页 |
(四) 社会参与、社会监督原则 | 第136页 |
二、完善长三角地区纺织服装业农民工劳动权益保障的具体建议 | 第136-147页 |
(一) 改善影响农民工劳权保障状况的外部环境 | 第136-141页 |
(二) 提高农民工自身素质与劳权保障意识 | 第141-144页 |
(三) 推动行业工会建设,夯实农民工劳权保障组织基础 | 第144-145页 |
(四) 提高企业能力水平,承担对农民工的劳权保障责任 | 第145-146页 |
(五) 加强政府部门对农民工劳权保障的强制力监管 | 第146-147页 |
三、完善长三角地区纺织服装业农民工劳动权益保障对策的可行性分析 | 第147-149页 |
(一) 劳动关系主体完善的可行性分析 | 第147-148页 |
(二) 劳动关系环境改善的可行性分析 | 第148-149页 |
四、本章小结 | 第149-151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51-153页 |
一、主要研究结论 | 第151-152页 |
二、研究不足 | 第152页 |
三、研究启示和展望 | 第152-153页 |
附录 | 第153-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162-171页 |
致谢 | 第1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