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村寄宿制小学高年级学生习作困境及其对策研究--以肃州区清水中心小学为例 |
|
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一、绪论 | 第10-21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10-13页 | (二)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3-14页 | (三) 文献综述 | 第14-19页 | (四) 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19-21页 | 二、农村寄宿制小学高年级学生习作现状调查 | 第21-30页 | (一) 调查目的 | 第21页 | (二) 调查工具 | 第21页 | (三) 样本选择 | 第21页 | (四) 调查过程 | 第21-22页 | (五) 调查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22-30页 | 三、农村寄宿制学校现状及高年级学生习作困境与原因分析 | 第30-35页 | (一) 农村寄宿制学校的特点及对学生的影响 | 第30-31页 | 1. 学习时间与学业成绩不成正比且逐年严重 | 第30-31页 | 2. 学生管理难度大增、学校不断探索方法 | 第31页 | 3. 教师兼任“各种”角色,身心疲惫、力不存心 | 第31页 | (二) 高年级学生习作普遍存在的困境及原因分析 | 第31-35页 | 1. 学生写作过程缺乏必要的监督,作文质量低劣 | 第31-32页 | 2. 学生习作模仿抄袭的多,写出自己鲜活生活经验的少 | 第32-33页 | 3. 学生写作思路不清晰,语言平淡无力 | 第33-34页 | 4. 标点符号的运用不规范 | 第34-35页 | 四、农村寄宿制小学高年级学生习作困境的对策 | 第35-47页 | (一) 对农村寄宿制小学高年级学生习作教学方面的思考 | 第35-37页 | 1. 指导学生习作与农村生活紧密结合 | 第35页 | 2. 按单元目标归类读书,拓宽学生阅读渠道 | 第35-36页 | 3. 积累好词佳句,丰富学生记忆的仓库 | 第36页 | 4. 形成有效的作文奖励机制 | 第36-37页 | (二) 挖掘学生潜力,注重能力培养,积极丰富学生校内生活 | 第37-42页 | 1. 高年级学生思维能力地培养 | 第37-39页 | 2. 学生情感与想象能力培养 | 第39-40页 | 3. 重视校内阅读的积累 | 第40-42页 | (三) 发挥农村的优势,结合本校实际,从乡土资源中走出“自己”的路 | 第42-47页 | 1. 紧密结合农村生活,写有乡土味的习作 | 第42-43页 | 2. 重视积累乡土语言,丰富习作表现力 | 第43-45页 | 3. 习作命题关注乡土人事 | 第45-47页 | 五、总结与反思 | 第47-52页 | (一) 关于教师作文教学的思考 | 第47-49页 | 1. 加强教师职后的作文教学培训 | 第47-48页 | 2. 重视学生的“观察”活动,并给予方法指导 | 第48-49页 | 3. 课文讲读中渗透作文意识,加强听、说、读、写的综合练习 | 第49页 | (二) 关于学生习作的思考 | 第49-52页 | 1. 阅读积累与说话训练 | 第49-50页 | 2. 主动修改 | 第50-52页 | 结语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附录 | 第56-62页 | 致谢 | 第62页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