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教育论文中心  教育论文中心   广告服务  广告服务   论文搜索  论文搜索   论文发表  论文发表   会员专区  会员专区   在线购卡   在线购卡   服务帮助  服务帮助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网站地图   硕士论文  会员专区   博士论文
当前位置:教育论文中心首页--畜牧业毕业论文范文--渔用荚膜红假单胞菌商品保存技术
推荐论文
铁离子对固定化和游离态硝化细菌活
斑石鲷最适蛋白需求量的研究
肺炎链球菌荚膜缺陷菌株的构建及功
荚膜红假单胞菌类胡萝卜素的提取与
应用多重PCR方法对产气荚膜梭菌
应用多重PCR方法鉴定粪样和食品
鸡源产气荚膜梭菌致病因子检测及产
我国部分地区蛋鸡产气荚膜梭菌毒素
产气荚膜梭菌α、ε毒素突变体构建
麋鹿产气荚膜梭菌病的流行病学调查
产气荚膜梭菌EF-Tu和PFO基
羊源产气荚膜梭菌的分离鉴定与α毒
产气荚膜梭菌α毒素快速诊断金标试
猪源多杀性巴氏杆菌分离物荚膜PC
凹凸棒石黏土缓解产气荚膜梭菌对肉
荚膜唾液酸参与猪链球菌2型与鼠巨
 
站内搜索
 
 
科目列表
市场营销 管理理论 人力资源
电子商务 社会实践 先进教育
伦理道德 艺术理论 环境保护
农村研究 交通相关 烟草论文
电子电气 财务分析 融资决策
电影艺术 国学论文 材料工程
语文论文 数学论文 英语论文
政治论文 物理论文 化学论文
生物论文 美术论文 历史论文
地理论文 信息技术 班主任
音乐论文 体育论文 劳技论文
自然论文 德育管理 农村教育
素质教育 三个代表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哲学论文 工商管理
证券金融 社会学 审计论文
会计论文 建筑论文 电力论文
水利论文 园林景观 农林学
中医学 西医学 心理学
公安论文 法学法律 思想汇报
法律文书 总结报告 演讲稿
物业管理 经济学 论文指导
计算机 护理论文 社会调查
军事论文 化工论文 财政税收
保险论文 物流论文 语言教育
教育教学 给水排水 暖通论文
结构论文 综合类别 硕士论文
博士论文    
 
 
 
渔用荚膜红假单胞菌商品保存技术

【畜牧业毕业论文范文】摘要:为优化渔用荚膜红假单胞菌(Rhodopseudomona capsulata)商品保存技术,首先对实验室选育保存的高效荚膜红假单胞菌(菌种NC01)进行菌种扩大培养,再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不同的保存温度、菌液pH值、包装桶规格、透光度、颜色对渔用荚膜红假单胞菌商品保存期的
摘要:为优化渔用荚膜红假单胞菌(Rhodopseudomona capsulata)商品保存技术,首先对实验室选育保存的高效荚膜红假单胞菌(菌种NC01)进行菌种扩大培养,再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不同的保存温度、菌液pH值、包装桶规格、透光度、颜色对渔用荚膜红假单胞菌商品保存期的影响,并采用单因素试验方法,研究在菌液中添加保护剂后的保存效果。结果显示,在商品菌液中添加 0.5 g/L维生素C,调节菌液pH值7.0,采用5 L透光度2 500 lx的绿色塑料桶包装,在温度25 ℃下保存效果最好。应用最适宜保存技术保存渔用荚膜红假单胞菌商品两个月,菌液的有效活菌数≥2.76×109个/mL,比普通保存技术提高了67.27%,两者差异显著(P<0.05),为渔用荚膜红假单胞菌商品的保存提供了一种全新、有效的保存技术。
关键词:渔用荚膜红假单胞菌(Rhodopseudomona capsulata);商品;保存
光合细菌是在水产养殖上广泛应用的微生物菌种之一。它不仅能净化水质,而且含有丰富的营养,可作为鱼虾的饲料添加剂,同时能促进养殖品种的繁殖,提高鱼苗、虾等的成活率。由于渔用光合细菌不耐高温,因此,采用成本低的工艺路线研制粉状制剂较为困难。目前市场上销售的渔用光合细菌多为液态产品,而液体产品都存在菌种保质期较短,菌种在保存中渐渐死亡的问题,这严重影响了渔用光合细菌商品的保存期与应用效果。张李阳等(2005)对几种光合细菌保种方法进行了比较,发现冷冻干燥法保存光合细菌最好,但成本较高。从综合考虑,固体、半固体法最适合不同条件的实验室进行光合细菌菌种保存[1]。张芳蕾等(2009)用正交实验方法探讨菌剂保藏的光线、温度及pH对液态浓缩制剂保藏期的影响,以及在菌剂中添加化学物质后的保藏效果。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光合细菌浓缩菌剂在pH值5.5、室温及避光条件下保藏效果最好。而在菌剂中添加1%甘油、7%二甲亚砜和0.5~1.1 μg/mL红霉素对延长菌剂的保藏均较为有效,其中以添加1%甘油的保藏效果更好[2]。王家芳等(2011)以硫酸铝钾作絮凝剂,海藻糖作保护剂,陶瓷粉作固定剂,分别在常温,4~20 ℃下保存光合细菌G3菌株,30 d后测定有效活菌数并观察生长情况。结果表明:固定化保存的光合细菌活性较好,生长繁殖旺盛[3]。目前我国渔用光合细菌商品保质期较短,菌种在保存过程中细胞死亡率高、容易造成变异和污染。但目前尚无延长渔用光合细菌商品保存期的研究报道。对实验室选育保存的高效荚膜红假单胞菌(Rhodopseudomona capsulata,菌种NC01)进行菌种扩大培养,采用正交和单因素试验方法对渔用荚膜红假单胞菌商品进行保存试验,研发出一种全新、有效的保存技术,显著提高产品的保存期限和细胞活性,为渔用荚膜红假单胞菌商品在水产养殖上的广泛应用提供有效的保障。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1.1.1试验菌种
试验菌株PSB由广西水产科学研究院南宁海可海乐微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从高产虾塘底泥中分离保存,经鉴定为红螺菌科荚膜红假单胞菌(菌株编号NC01)。
1.1.2培养基
液体配方[4]:使用本课题组优化筛选的最佳培养基,其基本成分如下: CH3COONa 3.0 g,NH4Cl 0.8 g, KH2PO4 1.0 g,MgSO4·7H2O 050 g,酵母膏1.5 g,CaCl2 50 mg,MnSO4 25 mg,FeSO4 5.00 mg,调节pH值至 7.0,曝气自来水 1 000 mL。
1.2试验方法
1.2.1菌种扩大培养
用5 L无色透明聚乙烯塑料桶培养,将活化后的菌种以30%接种于已灭菌的优化培养基中,置于室外自然光源下,温度控制在30 ℃左右、光照度为6 000~8 000 lx,静置培养5 d后待细胞培养液呈现深红色,取样测定有效活菌数≥3.18×109个/mL、pH值8.5~8.8备用。
1.2.2保存条件正交试验
将扩培后的菌液摇匀分装到聚乙烯塑料桶中,采用L16(45)正交试验方法,每个试验方案做2个重复,共32桶,保存两个月,取样测定菌液的有效活菌数,取其平均值。研究不同的温度、菌液pH值、包装桶规格、透光度、颜色对渔用荚膜红假单胞菌商品保存期的影响。试验以测定保存两个月的商品菌液有效活菌数为指标进行评价,优化出最适宜的保存条件。正交试验方案见表1。
1.2.3保护剂单因素试验保存试验
在菌液中添加0.0%(空白对照组)、0.5%、1.0%、1.5%和2%的甘油,每个梯度设2个重复,共10桶,在最适宜的保存条件下保存两个月,每隔15 d取样测定菌液的有效活菌数,取其平均值,研究不同浓度的甘油对渔用荚膜红假单胞菌商品保存效果的影响,优化出最适宜的添加量。
在菌液中添加0.0 g/L(空白对照组)、0.25 g/L、0.5 g/L和1.0 g/L的维生素C,每个梯度设2个重复,共8桶,在最适宜的保存条件下保存两个月,每隔15 d取样测定菌液的有效活菌数,取其平均值,研究不同浓度的维生素C对渔用荚膜红假单胞菌商品保存效果的影响,优化出最适宜的添加量。
1.2.4不同保存技术的综合对比试验
将扩培好的菌液在最适宜和普通保存条件下保存渔用荚膜红假单胞菌商品两个月,每个梯度设2个重复,共4桶,每隔15 d取样测定菌液的有效活菌数,取其平均值,并进行转接复苏,观察菌的生长情况。
1.3测定指标及方法
用ZDS-10型照度计测定透光度;用PHS-3C型pH计测定pH值;用光合细菌基础培养基[5]以平板菌落计数法测定细胞有效活菌数。
1.4数据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用正交试验助手V3.1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保存条件正交试验结果与分析
从表2极差R值分析可以看出,5水平因素影响渔用荚膜红假单胞菌商品保存有效活菌数的主次顺序为:A>B>E>C>D。因素A保存温度对渔用荚膜红假单胞菌商品保存的影响最大,其在20 ℃~30 ℃下保存良好,避免30 ℃以上高温保存。因素B菌液pH值影响次之,在pH 7.0~8.0范围内均能良好保存,其中pH 7.0时保存效果最好,pH 6.0与pH 9.0的保存效果最差,说明偏酸与偏碱的环境均不利于渔用荚膜红假单胞菌商品的保存,直接影响荚膜红假单胞菌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因素C包装桶规格、D透光度的影响最小。根据表2均值的大小分析,最优的水平组合为:A1B2C1D3E3。正交试验最佳保存条件是试验组6:温度25 ℃、菌液pH值7.0、采用5 L、透光度2 500 lx、绿色塑料桶包装保存效果最好。
2.2保护剂单因素试验保存试验结果与分析
2.2.1甘油
从菌液的外观看到,空白对照组菌液呈暗红色,有少许黑色沉淀和附壁现象;添加0.5%甘油组菌液呈暗红色,有少许黑色沉淀;添加1.0%和1.5%甘油组菌液呈浅红色,有黑色沉淀;添加20%甘油组菌液变清,分层,有大量黑色沉淀。从表3结果显示,不同浓度的甘油对渔用荚膜红假单胞菌商品保存期的影响显著。空白对照组保存两个月时菌液的有效活菌数为2.33×109个/mL,而添加0.5%甘油菌液的有效活菌数为2.53×109个/mL,有效活菌数较对照组提高了858%,有明显的保存效果。而添加1.0%~20%甘油的菌液有效活菌数量随着甘油浓度的增大而明显减小,尤其是添加2.0%甘油的菌液,细胞在半个月时就已经大量死亡,保存一个月时检测菌液的有效活菌数为0。因此,最适宜的甘油添加量0.5%。
2.2.2维生素C
从菌液的外观看到,空白对照组菌液呈暗红色,有少许黑色沉淀和附壁现象;添加0.25~1.0 g/L维生素C组菌液呈红色,有少许红色沉淀,无附壁现象。从表4结果显示,在菌液中添加025~1.0 g/L维生素C对于提高菌液的保存效果都有较好的作用,而以添加0.5 g/L维生素C保存效果最好,保存两个月时菌液的有效活菌数达2.76×109个/mL,添加1.0 g/L维生素C次之,添加0.25 g/L维生素C最差,有效活菌数较空白对照组分别提高了19.97%、6.30%和378%。因此,最适宜的维生素C添加量为0.5 g/L。
从添加保护剂的保存结果分析,在菌液中添加0.5%甘油和0.5 g/L维生素C对提高菌液的有效活菌数均有明显的效果,其中以添加0.5 g/L维生素C的保存效果更好。
2.3不同保存技术的综合对比结果与分析
综合以上试验结果表明:渔用荚膜红假单胞菌商品最适宜保存技术是在商品菌液中添加 0.5 g/L维生素C,调节菌液pH值7.0,采用5 L透光度2 500 lx的绿色塑料桶包装,在温度25 ℃下保存效果最好;并与普通保存技术,即“即未调低菌液pH值,用5 L白色塑料桶包装,在室温、避光下” 进行了综合对比试验,保存结果,见表5。
从菌液的外观看到,最适宜保存技术保存的菌液呈深红色,有少许红色沉淀,无附壁现象;普通保存技术保存的菌液呈暗红色,有许多黑色沉淀。从表5结果显示,应用最适宜保存技术保存渔用荚膜红假单胞菌商品两个月,菌液的有效活菌数≥2.76×109个/mL,比普通保存技术提高了67.27%,两者差异显著(P<0.05)。
将保存的菌液接种于已灭菌的优化培养基中,室外自然光照培养,生长情况,见表6。
从表6的数据可以看出,在相同的接种量(有效活菌数量)和培养条件情况下,最适保存技术保存的渔用荚膜红假单胞菌在接种后生长迅速,培养3 d时,有效活菌数≥2.06×109,培养到6 d时达到生长峰值,有效活菌数≥3.13×109;而普通保存技术保存的渔用荚膜红假单胞菌在接种后生长缓慢,培养到15 d时才达到生长峰值,其生长周期延长了9 d,两者差异显著(P<0.05)。
3小结
保存的温度、菌液pH值、包装桶规格、透光度、颜色以及保护剂同时影响着渔用荚膜红假单胞菌商品的保存期。本研究为渔用荚膜红假单胞菌商品的保存提供了一种全新、有效的保存技术,显著提高产品的保存期限和生物活性。解决了目前我国渔用荚膜红假单胞菌商品保质期较短,菌种在保存过程中细胞死亡率高、容易造成变异和污染等技术难题。为渔用荚膜红假单胞菌商品在水产养殖上的广泛应用提供有效的保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李阳,吴向华,戴丽.光合细菌保种方法的优化研究[J].淡水渔业,2005,35(3):26
[2] 张芳蕾,邱宏端,谢航.光合细菌液态浓缩制剂的保藏研究[J].福建水产,2009,3(1):37
[3] 王家芳,章西海,管海华,等.光合细菌G3菌株固定化保存方法的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676
[4] 黎建斌,何为,李大列,等.高活性荚膜红假单胞菌分离鉴定及应用[J].南方农业学报,2012,34(4):540-543
[5] 邱宏端,腾蓉,陈雪鸣,等.荚膜红假单胞菌应用型扩大培养液的优化试验[J].大连水产学报, 2001,16(1): 29-33


 
 
 
 您可能感兴趣的论文
论文标题页/字数分类
牛源荚膜血清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部分毒力相关基因研究92页硕士论文
产气荚膜梭菌ε毒素突变基因重组乳酸杆菌的构建及其免疫学评价73页硕士论文
禽病原性大肠杆菌与尿道致病性大肠杆菌相关铁摄取系统与调控蛋白RfaH及137页博士论文
压电石英晶体传感器产气荚膜梭菌基因芯片检测系统的研究76页硕士论文
荚膜组织胞浆菌病实验室诊断方法的初步研究135页博士论文
山东省四大湖(库)淡水鱼产气荚膜梭菌毒素型调查及致病机理研究103页博士论文
肺炎克雷伯氏菌荚膜糖蛋白的制备和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82页硕士论文
产气荚膜梭菌α和ε毒素蛋白高效表达体系的构建及其免疫保护性的研究65页硕士论文
产气荚膜梭菌α毒素蛋白在感染小鼠器官分布的检测64页硕士论文
体内外培养禽巴氏杆菌荚膜蛋白,外膜蛋白及重组蛋白Cpm39免疫保护功能68页硕士论文
小鼠气性坏疽模型的建立与产气荚膜梭菌实时荧光PCR法的应用77页硕士论文
规模化鸡场健康鸡群产气荚膜梭菌的分离、鉴定及遗传多样性研究71页硕士论文
牛源多杀性巴氏杆菌荚膜和毒力相关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58页硕士论文
产气荚膜梭菌的分子诊断与免疫研究100页博士论文
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早期检测产气荚膜梭菌的研究及临床应用40页硕士论文
广州市冷鲜鸡产气荚膜梭菌的污染分析及netB菌株的致病性研究78页硕士论文
产气荚膜梭菌与化脓隐秘杆菌二联灭活疫苗的制备及体液免疫效果评价47页硕士论文
牛源荚膜血清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的分离鉴定及对喹诺酮类抗生素耐药机制研究64页硕士论文
A型产气荚膜梭菌α-毒素基因的克隆、高效表达及其免疫原性研究57页硕士论文
脑膜炎奈瑟氏菌荚膜抗原基因簇的研究和遗传分型方法的建立372页博士论文
新生隐球菌荚膜相关基因CAP10调控机制研究76页博士论文
产气荚膜梭菌外毒素生产发酵工艺及其类毒素油乳剂疫苗的研究75页硕士论文
A型产气荚膜梭菌类毒素疫苗的临床应用和保护效果评价44页硕士论文
兔产气荚膜梭菌病、大肠杆菌病病原的分离鉴定及其二联油乳剂灭活疫苗的研制47页硕士论文
肺炎克雷伯氏菌荚膜免疫活性物质的研究133页博士论文
荚膜细菌在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形成中的作用43页硕士论文
产气荚膜梭菌PCR分型与肠毒素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71页硕士论文
 
 
| 会员专区 | 在线购卡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版权所有 教育论文中心 Copyright(C)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方式: QQ:277865656 或写信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