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乌兹别克斯坦与中国双边关系研究 |
|
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7-14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7-8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7-8页 | 1.1.2 选题意义 | 第8页 | 1.2 相关研究综述 | 第8-11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3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第11-12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1-12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1.4 创新点和难点 | 第12-14页 | 1.4.1 创新点 | 第12-13页 | 1.4.2 难点 | 第13-14页 | 第2章 乌兹别克斯坦外交政策定位 | 第14-20页 | 2.1 乌兹别克斯坦地缘战略重要性 | 第14-15页 | 2.2 乌兹别克斯坦外交政策定位 | 第15-20页 | 2.2.1 防御型的自力更生 | 第15-16页 | 2.2.2 坚持追求平等 | 第16-17页 | 2.2.3 双边关系居首位 | 第17-18页 | 2.2.4 维护国家形象 | 第18页 | 2.2.5 寻求经济自主 | 第18页 | 2.2.6 拒绝扩张性的意识形态 | 第18-20页 | 第3章 乌兹别克斯坦各时期外交政策 | 第20-25页 | 3.1 卡里莫夫执政时期的乌兹别克斯坦外交 | 第20页 | 3.2 与俄罗斯脱钩并寻找其替代国家1991-1999 | 第20-21页 | 3.3 向西方寻求安全,1999年-2003/5年 | 第21-22页 | 3.4 2003年-2016年,重回与中俄合作 | 第22-23页 | 3.5 米尔季约夫中亚一体化政策与制约因素(2016-2019) | 第23-25页 | 第4章 基于相互理解的中乌关系 | 第25-29页 | 4.1 乌兹别克斯坦与中国的双边关系发展 | 第25-26页 | 4.2 丝绸之路经济带与中乌经济合作 | 第26-29页 | 第5章 结论 | 第29-30页 | 参考文献 | 第30-33页 | 致谢 | 第33页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