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6页 |
一、 绪论 | 第16-33页 |
(一) 研究意义 | 第16-19页 |
(二) 研究现状 | 第19-26页 |
1 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内涵 | 第20-21页 |
2 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进程 | 第21-22页 |
3 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经验总结 | 第22-23页 |
4 关于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途径 | 第23-26页 |
(三) 研究重点、难点、创新点 | 第26-27页 |
1 研究重点 | 第26页 |
2 研究的难点 | 第26-27页 |
3 本文的创新点 | 第27页 |
(四)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27-28页 |
1 研究思路 | 第27-28页 |
2 研究方法 | 第28页 |
(五) 核心概念界定 | 第28-33页 |
1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第29-31页 |
2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第31-33页 |
二、 中国共产党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进程 | 第33-59页 |
(一)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 | 第33-47页 |
1 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以启蒙为目的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阶段 | 第34-38页 |
2 大革命时期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第38-40页 |
3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第40-43页 |
4 抗日战争时期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第43-46页 |
5 解放战争时期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第46-47页 |
(二) 中共执政以来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 | 第47-59页 |
1 全国范围内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探索中曲折前进阶段 | 第48-52页 |
2 全国范围内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反思中前进阶段 | 第52-57页 |
3 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阶段 | 第57-59页 |
三、 中国共产党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成就及历史经验 | 第59-73页 |
(一) 中国共产党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成就 | 第59-63页 |
1 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 第59-61页 |
2 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了广大民众 | 第61-62页 |
3 为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理论保证 | 第62-63页 |
(二) 中国共产党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经验 | 第63-73页 |
1 坚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中国化、时代化相统一 | 第63-65页 |
2 坚持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相统一 | 第65-66页 |
3 坚持理论与实践、灌输与吸收相结合 | 第66-68页 |
4 充分发挥各个主体的作用 | 第68-69页 |
5 对象层次化、语言通俗化、形式多样化、宣传队伍高素质化 | 第69-73页 |
四、 中国共产党继续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考 | 第73-92页 |
(一) 中共继续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制约因素及其成因分析 | 第73-81页 |
1 世界资本主义新变化和国外社会主义实践的受挫带来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困境 | 第74-76页 |
2 信息网络化、价值多元化冲击带来的国人政治关注度下降、马克思主义认同度降低 | 第76-77页 |
3 社会转型期矛盾凸显和党风社会风气的不良现象带来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外部环境的纷扰 | 第77-79页 |
4 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队伍和宣传教育载体存在的弊端带来的实效性不强 | 第79-81页 |
(二) 中共继续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分析 | 第81-92页 |
1 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实现理论创新,提供学理支撑和理论前提 | 第81-83页 |
2 努力打造一支过硬的理论宣传教育队伍,提供人力保障 | 第83-84页 |
3 在深入指导实践、深化理论武装,在不断提升国人政治理论素养中推进大众化 | 第84-85页 |
4 在关注热点难点,着力解疑释惑中推进大众化 | 第85-87页 |
5 在用好大众传媒、改进话语体系、创新宣传教育手段和方法中推进大众化 | 第87-89页 |
6 在优化外部环境中推进大众化 | 第89-92页 |
参考文献 | 第92-101页 |
致谢 | 第101-10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