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基于DNA条形码和指纹图谱鉴定5种秋海棠属药用植物 |
|
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7-10页 | Abatract | 第10-13页 | 缩略词表 | 第14-15页 | 前言 | 第15-17页 | 第一章 5种秋海棠属药用植物本草考证 | 第17-29页 | 1.秋海棠 | 第17-20页 | 1.1 历史文化起源 | 第17-18页 | 1.2 名称考证 | 第18-19页 | 1.3 形态考证 | 第19-20页 | 1.4 功效考证 | 第20页 | 2.中华秋海棠 | 第20-23页 | 2.1 名称考证 | 第20-21页 | 2.2 形态考证 | 第21-22页 | 2.3 功效考证 | 第22-23页 | 3.掌裂叶秋海棠 | 第23-25页 | 3.1 药名考证 | 第23页 | 3.2 形态考证 | 第23-24页 | 3.3 功效考证 | 第24-25页 | 4.长柄秋海棠 | 第25-26页 | 4.1 药名考证 | 第25页 | 4.2 形态考证 | 第25-26页 | 4.3 功效考证 | 第26页 | 5.柔毛秋海棠 | 第26-28页 | 5.1 名称考证 | 第27页 | 5.2 形态考证 | 第27-28页 | 5.3 功效考证 | 第28页 | 6.小结 | 第28-29页 | 第二章 秋海棠属药用植物DNA条形码研究 | 第29-60页 | 1.实验材料 | 第29-35页 | 1.1 实验样品 | 第29-34页 | 1.2 仪器设备 | 第34页 | 1.3 试剂试药 | 第34-35页 | 2.实验方法 | 第35-42页 | 2.1 总DNA提取 | 第35-37页 | 2.2 DNA纯度和浓度检测 | 第37页 | 2.3 PCR扩增 | 第37-39页 | 2.4 PCR产物检测 | 第39-41页 | 2.5 测序 | 第41-42页 | 2.6 序列处理 | 第42页 | 3.结果 | 第42-55页 | 3.1 PCR扩增效率和测序成功率分析 | 第42-43页 | 3.2 序列多样性特征分析 | 第43-44页 | 3.3 种内、种间差异比较分析 | 第44-45页 | 3.4 “barcoding gap”检验评估 | 第45页 | 3.5 鉴定效率评价 | 第45-47页 | 3.6 系统发育分析 | 第47-55页 | 4.讨论 | 第55-59页 | 4.1 DNA提取方法的优化 | 第55页 | 4.2 PCR的优化 | 第55-56页 | 4.3 候选条形码的筛选 | 第56-57页 | 4.4 系统发育树分类结果与传统形态分类的差异 | 第57-59页 | 5.小结 | 第59-60页 | 第三章 5种秋海棠属药用植物指纹图谱研究 | 第60-103页 | 1.实验材料 | 第60-62页 | 1.1 实验样品 | 第60-61页 | 1.2 仪器设备 | 第61-62页 | 1.3 试剂试药 | 第62页 | 2.实验方法 | 第62-65页 | 2.1 色谱条件 | 第62-63页 | 2.2 质谱条件 | 第63页 | 2.3 溶液制备 | 第63-64页 | 2.4 指纹图谱方法学考察 | 第64-65页 | 2.5 数据处理 | 第65页 | 3.结果 | 第65-97页 | 3.1 指纹图谱的建立及共有峰的确定 | 第65-74页 | 3.2 共有峰的归属分析 | 第74-92页 | 3.3 相似度评价 | 第92-93页 | 3.4 聚类分析 | 第93-95页 | 3.5 主成分分析 | 第95-97页 | 4.讨论 | 第97-102页 | 4.1 前处理方法的优化 | 第97-98页 | 4.2 色谱条件的优化 | 第98-101页 | 4.3 分子离子峰的确定 | 第101页 | 4.4 显著性差异成分分析 | 第101-102页 | 5.小结 | 第102-103页 | 第四章 综述 | 第103-120页 | 1.秋海棠属植物的研究进展 | 第103-109页 | 1.1 秋海棠属植物的资源分布 | 第104-105页 | 1.2 秋海棠属植物分类学研究 | 第105-106页 | 1.3 秋海棠属植物化学成分研究 | 第106-108页 | 1.4 秋海棠属植物药理学研究 | 第108-109页 | 2.DNA条形码在药用植物鉴定中的应用 | 第109-114页 | 2.1 药用植物DNA条形码的筛选 | 第110-112页 | 2.2 基于DNA条形码鉴定药用植物及其近缘混伪品 | 第112-114页 | 2.3 药用植物DNA条形码鉴定的优点 | 第114页 | 3.指纹图谱在药用植物鉴定中的应用 | 第114-120页 | 3.1 指纹图谱在药用植物鉴定中的主要类型 | 第114-115页 | 3.2 药用植物色谱指纹图谱的概念及特点 | 第115页 | 3.3 药用植物色谱指纹图谱常见的评价方法 | 第115-118页 | 3.4 药用植物色谱指纹图谱建立的意义 | 第118-120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20-123页 | 参考文献 | 第123-13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38-139页 | 致谢 | 第139-140页 |
|
|
|
|
论文编号BS4056699,这篇论文共140页 会员购买按0.35元/页下载,共需支付49元。 直接购买按0.5元/页下载,共需要支付70元 。 |
|
|
我还不是会员,注册会员!
会员下载更优惠!充值送钱! |
我只需要这篇,无需注册!
直接网上支付,方便快捷! |
|
|
|
版权申明:本目录由www.jylw.com网站制作,本站并未收录原文,如果您是作者,需要删除本篇论文目录请通过QQ或其它联系方式告知我们,我们承诺24小时内删除。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