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逮捕中社会危险性条件审查的调研报告--对《关于逮捕社会危险性条件若干问题的规定》实施状况的调研报告 |
|
论文目录 |
|
内容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一、调研意义与调研方法 | 第13-15页 | (一)调研意义 | 第13-14页 | (二)调研方法 | 第14-15页 | 二、《规定》出台的背景与基本内容 | 第15-18页 | (一)《规定》出台的背景 | 第15-17页 | (二)《规定》的基本内容 | 第17-18页 | 三、《规定》实施现状分析 | 第18-25页 | (一)全国逮捕率维持相对较高水平 | 第18-19页 | (二)忽视无社会危险性的排除作用 | 第19-21页 | (三)社会危险性条件适用中的说理不充分 | 第21-23页 | (四)审查方式过于单一 | 第23-24页 | (五)风险评估机制存在隐患 | 第24-25页 | 四、社会危险性条件审查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25-31页 | (一)逮捕权力配置存在问题 | 第25-27页 | 1.追诉职能与逮捕决定权的重叠 | 第25-26页 | 2.逮捕决定权与法律监督权的交叉 | 第26-27页 | (二)社会危险性证明标准难把握 | 第27-28页 | 1.社会危险性条件规定的客观局限 | 第27页 | 2.社会危险性证明标准不统一 | 第27-28页 | (三)辩护律师参与度较低 | 第28-29页 | 1.辩护律师介入审查逮捕阶段的比例较低 | 第28-29页 | 2.辩护律师意见被采纳程度较低 | 第29页 | (四)逮捕考核机制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 | 第29-31页 | 五、社会危险性审查制度的完善对策 | 第31-37页 | (一)明确社会危险性证明标准 | 第31-32页 | (二)社会危险性审查应公开化、诉讼化 | 第32-35页 | 1.探索社会危险性审查的听证制度 | 第33-34页 | 2.促进辩护律师的有效参与 | 第34-35页 | (三)完善逮捕社会危险性考核机制 | 第35-37页 | 结语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0页 | 致谢 | 第40页 |
|
|
|
|
论文编号BS3636257,这篇论文共40页 会员购买按0.35元/页下载,共需支付14元。 直接购买按0.5元/页下载,共需要支付20元 。 |
 |
 |
我还不是会员,注册会员!
会员下载更优惠!充值送钱! |
我只需要这篇,无需注册!
直接网上支付,方便快捷! |
|
|
|
版权申明:本目录由www.jylw.com网站制作,本站并未收录原文,如果您是作者,需要删除本篇论文目录请通过QQ或其它联系方式告知我们,我们承诺24小时内删除。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