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刘秀“退功臣而进文吏”研究 |
|
论文目录 |
|
中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绪论 | 第11-21页 |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 第11-12页 | 二、学术史的回顾与分析 | 第12-19页 | 三、研究目标、思路及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四、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第20-21页 | 第一章 :东汉初年功臣的形成 | 第21-57页 | 第一节:秦汉时期的军功爵制 | 第21-32页 | 秦和西汉军功爵制的演变 | 第21-26页 | 东汉初年的军功爵制 | 第26-32页 | 第二节:刘秀对功臣的分封 | 第32-44页 | 建元前后的分封 | 第32-37页 | 建武十三年的分封 | 第37-44页 | 第三节:其它赏赐 | 第44-52页 | 物质方面的赏赐 | 第44-49页 | 恩宠与褒扬 | 第49-52页 | 第四节:功臣对皇权造成的压力 | 第52-57页 | 一、影响皇帝决策 | 第52-53页 | 二、不奉诏 | 第53-54页 | 三、不守律令、法纪 | 第54-55页 | 四、坐大威胁皇权 | 第55-57页 | 第二章 :“退功臣”与东汉初年军政制度改革 | 第57-91页 | 第一节:集中军权 | 第57-70页 | 一、巩固中央军权 | 第57-64页 | 二、改革地方兵制 | 第64-70页 | 第二节:改革政权 | 第70-84页 | 一、改革中央官制 | 第70-76页 | 二、改革地方官制 | 第76-84页 | 第三节:严格律令 | 第84-91页 | 第三章 :“进文吏”与文官制度的演变 | 第91-119页 | 第一节:东汉以前的文官制度 | 第91-99页 | 一、东汉以前文官制度的演变 | 第91-94页 | 二、文官制度的统治功能 | 第94-96页 | 三、“文吏”的界定 | 第96-99页 | 第二节:“进文吏”的方略 | 第99-119页 | 一、巩固文官选拔制度 | 第100-105页 | 二、发展教育培养后备“文吏” | 第105-109页 | 三、引进“文吏” | 第109-119页 | 简单结论 | 第119-121页 | 参考文献 | 第121-13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30-131页 | 致谢 | 第131页 |
|
|
|
|
论文编号BS12458,这篇论文共131页 会员购买按0.35元/页下载,共需支付45.85元。 直接购买按0.5元/页下载,共需要支付65.5元 。 |
 |
 |
我还不是会员,注册会员!
会员下载更优惠!充值送钱! |
我只需要这篇,无需注册!
直接网上支付,方便快捷! |
|
|
|
版权申明:本目录由www.jylw.com网站制作,本站并未收录原文,如果您是作者,需要删除本篇论文目录请通过QQ或其它联系方式告知我们,我们承诺24小时内删除。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