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英、澳三国STEM教师教育的比较与启示 |
|
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引论 | 第8-23页 | 1.1 研究的背景 | 第8-11页 | 1.1.1 STEM教育在国家战略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 第8-9页 | 1.1.2 国内STEM教育发展的推动 | 第9-10页 | 1.1.3 世界各国对STEM教师教育的重视 | 第10页 | 1.1.4 国内STEM教师教育体系尚未完善 | 第10-11页 | 1.2 研究的意义 | 第11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21页 | 1.3.1 国内的研究 | 第11-15页 | 1.3.2 国外的研究 | 第15-20页 | 1.3.3 对已有研究的评价 | 第20-21页 | 1.4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第21-23页 | 第2章 STEM教师教育的内涵与发展历程 | 第23-30页 | 2.1 STEM教师教育的界定 | 第23-25页 | 2.1.1 STEM教育 | 第23-24页 | 2.1.2 STEM教师 | 第24-25页 | 2.1.3 STEM教师教育 | 第25页 | 2.2 STEM教师教育的发展历程 | 第25-30页 | 第3章 美、英、澳三国STEM教师教育的比较分析 | 第30-61页 | 3.1 STEM教师教育的发展动因 | 第30-38页 | 3.1.1 STEM人才培养的需要 | 第30-32页 | 3.1.2 追求卓越的STEM教育目标 | 第32-34页 | 3.1.3 STEM教师数量短缺 | 第34-36页 | 3.1.4 STEM教师质量偏低 | 第36-37页 | 3.1.5 STEM教师教育发展动因的比较 | 第37-38页 | 3.2 STEM教师教育的政策保障 | 第38-45页 | 3.2.1 增加STEM教师数量 | 第38-40页 | 3.2.2 改善STEM教师质量 | 第40-42页 | 3.2.3 提高STEM教师地位 | 第42-44页 | 3.2.4 STEM教师教育政策保障的比较 | 第44-45页 | 3.3 STEM教师教育的实践模式 | 第45-51页 | 3.3.1 STEM教师教育的职前实践模式 | 第45-48页 | 3.3.2 STEM教师教育的职后实践模式 | 第48-50页 | 3.3.3 STEM教师教育的实践模式比较 | 第50-51页 | 3.4 STEM教师教育的典型案例 | 第51-61页 | 3.4.1 STEM教师教育项目的目标 | 第52-54页 | 3.4.2 承担STEM教师教育的机构 | 第54-56页 | 3.4.3 STEM教师教育项目的运行方式 | 第56-59页 | 3.4.4 STEM教师教育项目的比较 | 第59-61页 | 第4章 美、英、澳三国STEM教师教育发展的启示 | 第61-67页 | 4.1 发挥政府引领作用,为STEM教师教育提供双重保障 | 第61-63页 | 4.1.1 加强STEM师资培养的财政投资力度 | 第61-62页 | 4.1.2 从国家层面出台STEM教师培养相关的政策文件 | 第62-63页 | 4.1.3 改善教师待遇,提升STEM教师地位 | 第63页 | 4.2 创新STEM教师联合培养模式,建立教师培养的社会联动机制 | 第63-65页 | 4.2.1 加强大学和中小学联合培养的教师教育实践模式 | 第64页 | 4.2.2 鼓励社会参与,建立STEM教师培养的社会联动机制 | 第64-65页 | 4.3 建立STEM专业学习共同体,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 第65-67页 | 结束语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87页 | 致谢 | 第87-88页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 | 第88页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