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网络文学的媒体突围与表征悖论
|
|
【古代文学史论文】处于生态困境中的文学迎来了 "读屏"的 时代 ,开始了与 计算 机 网络 的亲密接触。从此文学多了一种活法,增加了一种存在形式,变换了一副另类面孔。这似乎意味着文学命运的转机,甚至是文学改朝换代的开始。不过网络文学作为高 科技 时代文学的一种新变,既是对传统文学窘境的救助,同时也需要有对"读屏乌托邦"的省思与自救,因为那些登上网络快车的文学在实现生存突围的同时,正面临自我表征的悖论。 文学"E媒体"突围: 历史 合理性悬置 文学与计算机网络的"一见钟情",首先是改变了文学的流播渠道和生存方式,实现了文学的载体革命:由传统的纸介质媒体转变为现在的"E媒体"(Electron Media 电子 媒体),从印刷文字的单媒介语言 艺术 转变为数字化存在的多媒体艺术。有人视计算机网络为文学的救星,有人认为网络文学是文学的新星,也有人认为网络会成为文学的克星,有人甚至悲观地提出网络文学的出现正是文学式微的征兆,是无从救赎的文学走向末路的陷阱。当网络文学还不能以质量赢得信任、以实绩赢得尊重的时候,对它的价值和前景产生怀疑不是没有道理的。因为产生仅短短几年的网络文学,相对于 发展 了千百年的书写和印刷文学,不仅显得稚嫩和肤浅,而且单靠媒体的突围而没有艺术品质的确认和审美价值的自证,任何文学都无从赢得自身存在的历史合理性。 1994年3月 中国 获准加入Internet,网络域名为"·cn"。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02年1月15日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结果表明,截止2001年12月31日,我国上网计算机已达1254万台,比上一年同期增长71%,网民达3370万人,比上一年同期增长66%。虽然2000年以来由于国际 金融 市场上NASDAQ指数下降,网站纷纷裁员,2001年中国最大的华人网站"新浪"的主帅王志东易位,IT业的淘金神话开始受挫,但网络文学的热潮却并没有因此而降温。以全球最大的中文原创文学网站"榕树下"发表的网站原创文学为例,2000年该网站每天发表的文学作品一般在300-800篇之间,而2001年每天在该网
|
|
|
|
<<<<<全文未完>>>>> 全文字数约6437字
|
要阅读全文请先注册成VIP会员!详情请阅读会员专区!
VIP会员可以阅读全文, 欢迎加入VIP会员专区! 加入VIP会员步骤如下:
注册用户名→在线购卡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