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我看初中课本中几个文言句子停顿节奏的划分
|
|
【初中语文毕业论文】学习文言文,很重要的一个方法就是诵读。而要想正确流利地读好一篇古文,句子停顿节奏的划分无疑是一个关键。通常我们采用按音节或按意义来划分节奏这两种方法。二者各有其适应的范畴,在使用中应该区别对待。但无论是哪一种方法都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在此,笔者有意借鉴标点古书的最基本要求来谈一谈初中语文课本中几个文言句子停顿节奏的划分。 一、断句后的字句都能讲得通。 例句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陋室铭》刘禹锡) 人教版中学语文教师教学用书在教学建议中将上面这个句子这样划分: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很明显,这是按照音节来划分的,看上去很工整,读起来也上口。但只要一深入就显得很可笑。为了追求形式上的整齐而将否定副词“不”与后面的“在”硬生生地拆开是不可取的。试问“山不”、“在高”、“水不”、“在深”究竟是什么意思呢?笔者认为,此句应该如此划分: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这样朗读起来,不但意义准确,而且突出了“山、水”,很好地体现了作者以“山、水”起兴的意图。 例句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人教版中学语文教师教学用书在参考答案中对上面这个句子的划分是: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笔者认为这种分法并不妥当。因为,在本句中的“其”都是第三人称代词,意思是“他(她)的”,分别与紧跟其后的“心志”、“筋骨”、“体肤”、“身”、“所为”等名词构成具有领属关系的名词性偏正短语,依次充当“苦”、“劳”、“饿”、“空乏”、“乱”这几个由形容词活用而来的使动词的宾语。这些词本身就形式不同,有的是单字词,有的是双字词,所以组合起来本就有别,划分时就应区别对待而不该一成
|
|
|
|
<<<<<全文未完>>>>> 全文字数约1607字
|
要阅读全文请先注册成VIP会员!详情请阅读会员专区!
VIP会员可以阅读全文, 欢迎加入VIP会员专区! 加入VIP会员步骤如下:
注册用户名→在线购卡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