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如何正确认识带电导体接地问题
|
|
【物理免费小论文】
一、问题提出 由于现行统编教材《物理》第二册(必修)第15页中讲到:“防止静电危害的基本办法,是尽快把产生的静电导走,避免越积越多。具体措施则多种多样。油罐车是靠一条拖在地上的铁链把静电导走。飞机机轮上通常都装有搭地线,也有用导电橡胶做机轮轮胎的,着陆时它们可将机身的静电导入地下。”使得许多学生在高三选修课中学习静电感应部分的知识时,一看见带电导体接地就认为导体不带电荷,这种错误是对“接地”的概念缺乏深入的理解所致,因此,有必要对此作出探讨。 二、错误认识的根源分析 在对“接地”问题作出正确说明前,探讨一下造成错误认识的根源问题显得很有必要。笔者认为,原因大体可归为两方面。其一:由于课本中前述那段文字产生的负迁影响。其二:教学中有的教师对如下问题的原因的不确切解释。 [例1] 有一带电荷为Q的导体A,与大地相接后不带电。原因解释:由于其上电荷被大地中来的异号电荷中和。 [例2] 如图1所示,导体A附近有一带电体B,由于静电感应在导体A的左右两侧出现感应电荷 和 。如果将导体A接地,则其上只带净电荷 。原因解释:由于 电荷被大地中来的等量负电荷中和。 带电导体接地后电荷是否真的就完全消失了呢?看来弄清楚此问题是帮助我们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实验证明,通常情况下,大气相对于地球表面来说是带正电的,地球是一个带负电的导体,大地电场的方向是由空中指向地面,此电场并非线性分布。由实验测得在接近地表附近的地方其场强 。根据带电导体表面附近的场强计算式 。可算出地表的电荷面密度 。 因地壳是导体,静电平衡时电荷分布在地球的表面上。现取地球半径 ,可计算出地球带电量 。 我们知道,在静电实验中,导体所带的电量与地球带电量相比是很小的。因此,导体接地后和地球达到静电平衡时,可近似认为地球的电荷面密度并未受到影响。由于接地的导体和地球离得较近,自然不能将接地后的导体视为孤立导体。同时,由于接地导体和地球线度相比很微小,所以可将接地导
|
|
|
|
<<<<<全文未完>>>>> 全文字数约1334字
|
要阅读全文请先注册成VIP会员!详情请阅读会员专区!
VIP会员可以阅读全文, 欢迎加入VIP会员专区! 加入VIP会员步骤如下:
注册用户名→在线购卡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