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经济转轨国家银行业稳定性与效率关系分析
|
|
【2008美国金融危机论文】【内容提要】为了提高银行效率,经济转轨国家在不同程度上进行了银行私有化改革。然而,私有化又带来了银行体系的不稳定。本文论证了如果监管部门为了提高银行体系的稳定性而提高银行最低资本要求的话,会造成银行体系萎缩,反而会降低银行业效率,对我国来讲,建立多种所有制、竞争性的银行体系是当务之急。 【关 键 词】经济转轨/银行业/稳定性/效率 【 正 文 】 在计划经济时代,经济转轨国家的银行业非常稳定,没有发生过银行倒闭事件,但是银行业效率低下。为了提高银行效率,东欧经济转轨国家在不同程度上进行了银行私有化改革。银行私有化之后,脱离了政府信用的保护;加上在经济转轨的过程中,继承了不少软贷款和坏帐,因而私有化不可避免带来银行体系不稳定。几乎每一个经济转轨国家都曾经历了某种程度的金融危机。例如,保加利亚的银行体系的不良贷款一度占银行总资产的60%,1992年爱沙尼亚无清偿能力的银行的资产占银行资产总额的47%,1995 年拉托维亚一家最大的私有银行出现了近1亿美元的损失后,中央银行被迫出面接管。 同发达国家相比,经济转轨国家银行业不但不稳定而且效率也非常低下,主要表现在信用创造数量较少、资本市场不发达、信贷配给效率低。 既然经济转轨国家银行体系既不稳定也无效率,那么应制定怎样的银行监管制度来提高效率增加稳定性呢?一种观点认为稳定的重要性大于效率,因为银行危机给社会带来的成本太大,所以应该提高银行的最低资本要求,或者更进一步说禁止私有资本进入银行业。但在没有私人资本进入的金融业中,银行的效率极其低下。如果监管部门提高银行的最低资本要求,私有银行可能会将资金投入到其他经济部门甚至退出银行业。因此,较高的银行资本要求可能使银行风险降低,但会带来整个银行业的萎缩,从而降低了银行的效率。在经济转轨的过程中,银行体系的效率低下又会带来银行体系的更加不稳定。 一、当前经济转轨国家银行业的特点 多数经济转轨国家是在学习发达国家银行体系管理方式的基础上成立了中央银行,并且建立了众多的小型商业银行,许多国有银行
|
|
|
|
<<<<<全文未完>>>>> 全文字数约6425字
|
要阅读全文请先注册成VIP会员!详情请阅读会员专区!
VIP会员可以阅读全文, 欢迎加入VIP会员专区! 加入VIP会员步骤如下:
注册用户名→在线购卡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