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正确认识和处理水利工作中的几个辨证关系
|
|
【水电工程实习论文】摘要:水利是农业的命脉,也是国民经济的命脉。社会主义建设的不断发展,对水利事业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正确认识和处理水利工作中经常遇到的几个辨证关系,对巩固、提高、发展水利事业不无益处。 关键词:水利 辨证关系 一、利与害——除害兴利 水是生命的源泉。水给人类带来了生机,人一天也离不开水,水浇灌了大地,哺育了人类。但水也给人类带来了灾害,人们形容洪水犹如猛兽一样淹没田园、吞噬生灵。水既给人类带来了利,也给人类带来了害。 人类从上古时期就开始了同水害的斗争,至今仍流传着大禹治水的佳话。人类正是在同大自然的不断斗争中,逐步认识了水害向水利的转化。水利与水害作为矛盾对立的双方是伴生的,互相交织在一起,害中有利,利中有害。比如,洪水给人类带来灾害;但人们可以修建水库,把洪水拦蓄下来,既防止洪水淹没下游,又可蓄水发电、灌溉、饮用,起到兴利除害的作用。这是人类创造条件,促成了水害向水利的转化。但是水库又是下游隐蔽的危害,搞不好,时刻有冲毁下游的可能,水利又可能变成水害。1975年8月,河南省驻马店地区发生特大暴雨,板桥、石漫滩两座水库因不能及时溢洪而相继垮坝,洪水冲毁了农田、铁路、公路、桥梁、房屋,造成了巨大的人民生命财产和国家经济建设的损失。水库不仅没有起到除害兴利的作用,反而由于束高了水位,加剧了水害。在这个转变中,降雨过大,超过了水库的设计拦洪标准是主要条件,通讯手段落后,溢洪道没有及时打开溢洪,致使洪水冲垮大坝,成为加速矛盾转化的又一条件。这种教训是十分深刻的。在利与害的转化中,要特别注意防止这种逆转化的出现。在促成水害向水利的转化过程中,很多矛盾会出现在我们面前。比如,近期的利可能是长远的害,很多矛盾会出现在我们面前。比如,近期的利可能是长远的害,而长远的利又可能是近期的害。这就要求我们在变水害为水利的转化过程中,既看到近期又要看到长远,以变水害为长远的水利为主,同时创造条件,兼顾近期少受或不受水害。特别是在水利规划中要近、远期相结合,尽量做到兼顾。在除害兴利中,还经常会出现上游的利可能是下游的害,
|
|
|
|
<<<<<全文未完>>>>> 全文字数约4852字
|
要阅读全文请先注册成VIP会员!详情请阅读会员专区!
VIP会员可以阅读全文, 欢迎加入VIP会员专区! 加入VIP会员步骤如下:
注册用户名→在线购卡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