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黄土高原沟壑坝系建设有关问题探讨
|
|
【水利经济学论文】摘要:从沟壑坝系的建设现状、任务与存在的问题来看,黄土高原沟壑坝系建设要处理好黄土高原全面治理与突出重点快速建设的关系,以多沙粗沙区为重点,加快淤地坝系建设。沟壑坝系拦蓄降雨径流,为黄土高原农业生产和经济社会提供了宝贵的水资源,同时坝系也拦蓄了大量泥沙,不仅可大量减少黄河干流输沙用水,而且对解决黄河的泥沙问题也是一大贡献。坝系规划和建设中要选择合适的规模、结构布局和建坝时序,最终实现坝系的相对稳定,实现坝系水土资源的合理、充分利用;要建立健全法规,建立淤地坝建设管理新机制,建立投资与服务体系。 关键词:黄土高原 坝系建设 问题 探讨 一、沟壑坝系的现状、任务与问题 黄土高原沟壑修建淤地坝由来已久,约有400年的历史。但大量的淤地坝还是在新中国成立后修建的。据黄河上中游管理局和黄土高原七省(自治区)水土保持部门的统计,截至2002年底,黄土高原地区建成淤地坝11.35万座(其中骨干坝1480座,中小型坝11.2万座),淤地32万hm2,保护川台地1.87万hm2。其中,陕西、山西、内蒙古3省(自治区)共有淤地坝9万余座,占总数的79.1%。多沙区分布10.60万座、占总数的93.4%,多沙粗沙区分布8.52万座,占总数的75.1%。同时,建成的数十条小流域坝系,在各地都起到示范作用,促进了坝系建设的快速发展。实践证明,沟壑淤地坝系建设以后,小流域内的泥沙几乎全部被拦蓄下来,洪水得以调蓄和利用,沟道基本实现了川台化,荒沟变良田,构建了黄土高原坝系农业的雏形。 根据对黄土高原人口发展需要粮田和淤地坝建设条件及潜力的分析,按照需要与可能相结合的原则,也是为了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西部大开发的要求,《黄河近期重点治理开发规划》提出用10年的时间,在黄土高原建设骨干坝1.67万座,中小型淤地坝8.94万座和一批小流域示范坝系。工程建成后,结合其他水土保持措施的实施,实现年减少入黄泥沙5亿t,新增淤地能力18万hm2、拦泥能力140亿t、蓄水能力60亿m3,可发展灌溉8万hm2,可促进退耕还林还草80万hm2
|
|
|
|
<<<<<全文未完>>>>> 全文字数约7619字
|
要阅读全文请先注册成VIP会员!详情请阅读会员专区!
VIP会员可以阅读全文, 欢迎加入VIP会员专区! 加入VIP会员步骤如下:
注册用户名→在线购卡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