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桂枝汤分时加减调寤寐理论探析
|
|
【中医学护理论文】【关键词】 《内经》;《伤寒论》;失眠;调和营卫;桂枝汤《伤寒论》中桂枝汤乃治太阳中风表虚证之主方,而又不仅于此,内伤杂病的发热及自汗出、气上冲、妊娠恶阻、产后中风等证,均可治之。又经后世变通,凡内伤杂病及妇、儿、皮肤科等,乃至养生防病,无不用之效验,真正为群方之魁。中医治病贵在辨证论治,强调因人、因地、因时而异的个性化治疗,何以一剂桂枝汤竟能“通治百病”?笔者认为,关键在于调和营卫。 1 营卫失和发病观 《内经》八十一篇中专论营、卫二气者有《灵枢·营气》、《灵枢·卫气》、《灵枢·卫气行》、《灵枢·五十营》、《灵枢·营卫生会》、《灵枢·卫气失常》等6篇之多,而其相关内容散见者更是不胜枚举,足见对营、卫二气的重视。营卫二气均来源于脾胃运化之水谷精微,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在脉中,卫在脉外”。二者虽各不相同,但在运行中又具有阴阳相随、内外相贯而“偕行”的关系。机体全赖此营卫相随而不致为病,如《灵枢·五乱》云:“四时者,春秋冬夏,其气各异,营卫相随,阴阳已和,清浊不相干,如是则顺之而治。”赵彦晖《存斋医话稿》认为:“是营卫者,生身之大关键,不特营卫自病当注意,即脏腑有病,亦当顾及营卫也。”指出医者治病“加意于营卫可也”。杨氏[1]经过多年潜心临床验证,认为诸多慢性疾患,或现或隐地存在营卫不和这个潜在机制,故治疗必须重视“调和营卫”法的运用。调和营卫代表方——桂枝汤在临床上被广泛运用,便是很好的佐证。营卫失和所致病变在临床上涉及范围之多、病种之广自是不言而喻的。当今越来越多的学者、专家指出,营卫失和不仅是外邪侵入人体的根本原因,也是内伤杂病发生的重要因素。 营卫之说虽已被临床广泛运用,理论上却始终未能形成完整的学术体系。对于营卫病理,《伤寒论》中有卫强营郁、卫强营弱、卫弱营和、营卫俱弱等不同证型;清代叶天士也认识到营卫的重要性,将之与气血相并,提出卫气营血辨证;后世又有学者从阴阳和气血的角度谈营卫,均不能涵盖营卫病变的全部,尤其是与营卫循行规律有关的各种病变,而其中睡眠不佳是营卫不和的重要临床标志之一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