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美国新经济产生的原因
|
|
【关于经济类的论文】自 1854年至今,美国经济史上已经经历了 32个经济周期,除本周期外,其他每个周期平均为 53个月,其中扩张期为 35个月,收缩期为 18个月。战后美国经济曾于 1948年、1957年、1974年、1980年和 1990年陷入低谷,也曾于 1961-1969年、 1982-1990年、1990年至今,出现过三轮持续时间较长的经济扩张期。就扩张期的长度而言,本轮经济扩张是美国 146年经济增长史上继肯尼迪和约翰逊统治下的 106个月(1961-1969年)的增长期之后最长的一个扩张期。 在传统经济学中,宏观经济的四大目标很难同时实现,这四大目标是:物价稳定、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这之前,几乎所有的经济学经典模式都假定,经济增长将导致工资提高;工资提高会引起物价上涨和通货膨胀率上升。例如,著名的菲利普斯曲线就断定,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着一种反相关关系;失业率过低,通货膨胀率就高;反之亦然。20世纪 60年代末,通货膨胀成为美国经济的头号大敌, nairu(不会引发通货膨胀的失业率,也即自然失业率)被美国官方认为 5.5%-6%最为合适。自那之后,美国经济学家和政府决策者就把 2.5%的国内生产总值年增长率和 6%的年失业率作为美国经济潜在的经济增长率和自然失业率,并把这两个百分比视作其宏观调控的临界点和经济政策操作中的一个重要尺码。 本次美国经济增长引人注目的特点不仅是其超长的扩张期,还在于它与低通胀,低失业率并存,这显然超出了传统经济学理论的解释,因此,被国际上一些经济学家称为新经济。对美国新经济产生的原因说法不一,争论也很大,目前基本达成共识的有如下几点:信息化、全球化及美国宏观经济政策变革等。 1.以信息化为先导的美国经济结构大调整是新经济产生的第一要素 美国经济结构调整起源于 1973年的世界性石油危机。石油危机的发生对当时处在汽车、钢铁时代的美国经济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负面冲击,经济结构调整和新的产业革命由此被提上议事日程。除此之外,在美国,当初被用来与另一个超级大国前苏联进行冷战的星
|
|
|
|
<<<<<全文未完>>>>> 全文字数约2559字
|
要阅读全文请先注册成VIP会员!详情请阅读会员专区!
VIP会员可以阅读全文, 欢迎加入VIP会员专区! 加入VIP会员步骤如下:
注册用户名→在线购卡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