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美国:虐俘丑闻重创软实力――影响与对策(二)
|
|
【微观经济学论文】主题:虐俘事件对美国的影响(第二部分:恢复美国的软实力)。意义:回顾二战后的历史,军事行动曾几次严重损害美国的海外形象,因此,入侵伊拉克及其后的军事占领并非首开恶例。以往历次受挫之后,美国都成功地恢复了吸引力;然而,如今的国际大环境已经完全不同,美国想要恢复吸引力绝非易事。 分析:对美国而言,虐俘丑闻的后果无疑极为严重。然而,过去的三年半中,一系列事件都损害了美国的“软实力”,虐俘事件只是最近的一次。在此期间,美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吸引力大大下降了,这在伊拉克战争前夕表现得尤为明显。根据民意调查,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主要原因在于布什政府的不当政策,并非美国本身的吸引力下降,或失去了国际社会的尊敬。 失道寡助先例多。回顾二战后的历史,美国的安全政策几次引起巨大争议,导致美国对他国的吸引力明显下降。导致美国在欧洲的形象严重受损的事件至少有四次,如下所列: ――1956年苏伊士危机过后; ――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禁止核弹”运动期间(以英法两国为中心); ――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的越战期间; ――80年代初,美国在英国和西德部署中程导弹期间。 越战尤其受到欧洲的反对,事实上,当时的反战呼声曾遍及全球。不过,美国最终改变了政策,战争的记忆也渐渐淡去,美国的软实力基本得以恢复。由此可见,在国家的整体形象中,政策是变数最大的因素;以文化和价值观为基础的好感是相当稳定的。 恢复形象非易事。尽管历史表明,美国有可能恢复近年来丧失的吸引力,但却没有把握做到这一点。上述历次美国威望下降的大背景是冷战,对于美国的欧洲盟友来说,苏联才是当时的“邪恶”对头。而且,美国能够恢复几成吸引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两个因素:首先是对伊拉克的占领最终如何了结,中东国家对美国的态度尤其取决于此,而伊拉克平稳过渡的前景却颇为黯淡;其次是巴以和平进程,而在短期内,巴以局势更是毫无改善的可能。 运用效果难控制。硬实力与软实力截然不同。军队等硬实力资产多为政府所控制。而石油、矿藏等硬资产则属国家所
|
|
|
|
<<<<<全文未完>>>>> 全文字数约3033字
|
要阅读全文请先注册成VIP会员!详情请阅读会员专区!
VIP会员可以阅读全文, 欢迎加入VIP会员专区! 加入VIP会员步骤如下:
注册用户名→在线购卡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