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亭乡耕地土壤肥力现状及培肥对策
|
|
【初中环境保护小论文】摘要对东亭乡耕地土壤肥力状况及障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培肥的对策,以期为东亭乡改善土壤状况提供参考。关键词土壤肥力;现状;培肥对策;安徽广德;东亭乡 东亭乡位于广德县城东部偏南方向,与浙江省安吉县毗邻,全乡耕地面积4 667 hm2,其中水田1 333 hm2,土壤类型主要有黄红壤、潴育型水稻土、侧漂型水稻土等。其中,水田面积占耕地面积的28.6%以上,中低产面积约占耕地面积的60%。 1土壤肥力现状 1.1土壤肥力水平不高,养分含量不平衡 据调查,由于该乡耕地土壤成土母质原因,加之传统农业生产广种薄收,只用不养,致使养分失衡,大部分土壤处于中等和中等偏下水平位置。据统计,土壤有机质中等水平约占总面积95%,含氮占98%,速效磷占7.41%,速效钾占7.14%,速效磷五级水平占主导地位,速效钾四级和五级水平普遍,土壤有效磷较第2次土壤普查时有所提高,但土壤缺磷现象仍然较明显;同时,土壤钾素较第2次土壤普查时有所下降,缺钾素呈加重趋势。土壤肥力依然存在“少氮、缺磷、钾不足”的状况[1]。 1.2土壤障碍因素多,中低产田比重大 耕地土壤大部分处于丘陵岗地、坡地、冲谷地。台田、畈田居多。主要是有第四纪红色黏土发育的黄泥田、白浆田等。耕地等差大,因土壤母质、土壤地形地貌、人为耕种等因素影响,土壤潜育型化、漂洗型化、淀积型化、冷浸型等障碍因素为主体中低产田约占总耕地面积的60%。尤其是漂洗型的白浆土田面积占的比重大,一般海拔高度在50~150 m,距村庄较远,耕作管理粗放,多为“望天田”,水源紧缺,土壤结构差,淀浆板结,持水量低。一般耕作地层厚度在12~14 cm,容重1.2~1.4 g/cm3,孔隙度51%,有机质含量15~20 mg/kg,全氮7.50~11.64 mg/kg,速效磷1~4 mg/kg,速效钾50~80 mg/kg。 1.3重化肥偏氮肥,施肥结构不合理 化肥施用量有增无减,只上不下,从20世纪80年代用碳铵300~450 kg/hm2开始,发展到现在用复合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