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33页 |
1.1 引言 | 第11页 |
1.2 钠/钾离子电池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 第11-13页 |
1.2.1 钠离子电池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 第11-12页 |
1.2.2 钾离子电池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 第12-13页 |
1.3 钠/钾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1.3.1 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3.2 钾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4 TiO_2用作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 第16-19页 |
1.4.1 储钠机理和存在问题 | 第16-17页 |
1.4.2 改性策略 | 第17-19页 |
1.5 磷基钠/钾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 第19-25页 |
1.5.1 磷基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 第19-22页 |
1.5.2 磷基钾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 第22-25页 |
1.6 本论文的选题背景和研究内容 | 第25-26页 |
参考文献 | 第26-33页 |
第2章 实验仪器与测试方法 | 第33-41页 |
2.1 本论文材料制备所需要的主要实验试剂 | 第33-34页 |
2.2 本论文研究过程中主要实验仪器与方法 | 第34-36页 |
2.3 材料分析与测试方法 | 第36-38页 |
2.4 扣式电池组装与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38-41页 |
第3章 氮掺杂介孔锐钛矿相TiO_2纳米纤维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 第41-57页 |
3.1 引言 | 第41-42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42-43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43-5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7页 |
第4章 富含氧空位和高密度晶界的多通道多孔混合相TiO_2纳米纤维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 第57-77页 |
4.1 引言 | 第57-58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58-59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59-7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7页 |
第5章 Cu纳米颗粒和Cu~(2+)修饰的多通道多孔TiO_2纳米纤维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 第77-97页 |
5.1 引言 | 第77-78页 |
5.2 实验部分 | 第78-79页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79-92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92-93页 |
参考文献 | 第93-97页 |
第6章 红磷镶嵌三明治结构MOF-5/石墨烯衍生多孔碳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 第97-113页 |
6.1 引言 | 第97-98页 |
6.2 实验部分 | 第98-99页 |
6.3 结果与讨论 | 第99-109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109-110页 |
参考文献 | 第110-113页 |
第7章 红磷镶嵌氮掺杂多孔中空碳纳米纤维负极材料的制备及其储钠/钾性能研究 | 第113-139页 |
7.1 引言 | 第113-115页 |
7.2 实验部分 | 第115-118页 |
7.3 结果与讨论 | 第118-134页 |
7.4 本章小结 | 第134-135页 |
参考文献 | 第135-139页 |
第8章 论文总述和未来工作展望 | 第139-141页 |
8.1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139页 |
8.2 本论文的不足之处 | 第139页 |
8.3 未来研究工作展望 | 第139-141页 |
致谢 | 第141-143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43-1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