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10页 |
ABSTRACT | 第10-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9页 |
1.1 碳点简介 | 第14-15页 |
1.2 碳点的制备方法 | 第15-20页 |
1.2.1 自上而下法 | 第16-18页 |
1.2.2 自下而上法 | 第18-20页 |
1.3 碳点的基本性质 | 第20-24页 |
1.3.1 结构性能 | 第20页 |
1.3.2 光学性能 | 第20-23页 |
1.3.3 毒性和生物相容性 | 第23页 |
1.3.4 表面钝化和功能化 | 第23-24页 |
1.4 碳点的应用 | 第24-26页 |
1.4.1 分析检测方面的应用 | 第24-25页 |
1.4.2 在生物成像的应用 | 第25页 |
1.4.3 光催化方面的应用 | 第25-26页 |
1.5 研究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 第26-28页 |
1.5.1 研究意义 | 第26-27页 |
1.5.2 研究内容 | 第27-28页 |
1.6 技术路线 | 第28-29页 |
第二章 碱木质素/聚乙烯亚胺碳点的制备及其对PH敏感性研究 | 第29-43页 |
2.1 引言 | 第29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29-33页 |
2.2.1 实验原料与设备 | 第29-30页 |
2.2.2 AL/PEI-CDs的水热法制备与纯化 | 第30-31页 |
2.2.3 荧光量子产率和荧光寿命 | 第31页 |
2.2.4 AL/PEI-CDs对不同pH的敏感性及其稳定性 | 第31-32页 |
2.2.5 样品的性能表征 | 第32-33页 |
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3-42页 |
2.3.1 光学性能分析 | 第33-34页 |
2.3.2 AL/PEI-CDs合成的条件优化 | 第34-38页 |
2.3.3 形貌分析 | 第38-39页 |
2.3.4 红外光谱分析(FTIR) | 第39-40页 |
2.3.5 X射线衍射分析(XRD) | 第40页 |
2.3.6 AL/PEI-CDs的 pH敏感性和稳定性 | 第40-42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三章 碱木质素/聚乙烯亚胺碳点检测饮料中日落黄的研究 | 第43-50页 |
3.1 引言 | 第43-44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44页 |
3.2.1 实验原料与设备 | 第44页 |
3.2.2 实验方法 | 第44页 |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44-49页 |
3.3.1 日落黄对AL/PEI-CDs的选择性猝灭 | 第44-46页 |
3.3.2 日落黄的测定条件优化 | 第46-48页 |
3.3.3 线性范围 | 第48-4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四章 新型荧光碳点纳米纤维素复合材料的制备 | 第50-61页 |
4.1 引言 | 第50-51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51-54页 |
4.2.1 实验原料与设备 | 第51页 |
4.2.2 纳米纤维素的制备 | 第51页 |
4.2.3 纳米纤维素固含量的测定方法 | 第51-52页 |
4.2.4 双醛纳米纤维素的制备 | 第52页 |
4.2.5 醛基含量的测定 | 第52-53页 |
4.2.6 复合荧光粉的制备 | 第53页 |
4.2.7 样品的性能表征 | 第53-54页 |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54-60页 |
4.3.1 宏观形貌 | 第54-55页 |
4.3.2 FTIR分析 | 第55-56页 |
4.3.3 XRD分析 | 第56-57页 |
4.3.4 XPS分析 | 第57-58页 |
4.3.5 热学性能分析 | 第58-60页 |
4.3.6 荧光寿命分析 | 第60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1-63页 |
5.1 主要结论 | 第61-62页 |
5.2 展望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7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论文与科研成果 | 第75-76页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