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离职人员发明创造归属的法律适用问题研究 |
|
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导言 | 第9-14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二、主要研究方法 | 第10页 | 三、文献综述 | 第10-12页 | 四、论文结构 | 第12页 | 五、论文主要创新及不足 | 第12-14页 | 第一章 我国离职人员发明创造归属的司法实践现状及问题 | 第14-26页 | 第一节 中国职务发明归属模式及现状 | 第14-16页 | 第二节 离职人员发明创造类型 | 第16-18页 | 一、离职人员职务、任务相关的发明创造 | 第16-17页 | 二、主要利用原单位物质技术条件作出的发明创造 | 第17-18页 | 第三节 处理发明创造归属遵循的原则 | 第18-20页 | 一、诚实信用原则 | 第18-19页 | 二、利益平衡原则 | 第19页 | 三、合理限制原则 | 第19-20页 | 第四节 我国离职人员发明创造归属法律适用存在的问题 | 第20-26页 | 一、离职人员发明创造的主体争议 | 第21-23页 | 二、离职人员发明创造的时间界定 | 第23-24页 | 三、法条中“相关”程度的界定 | 第24-26页 | 第二章 我国职务发明归属认定的价值分析及域外法比较研究 | 第26-33页 | 第一节 离职人员职务发明制度的立法分析 | 第26-27页 | 第二节 离职人员发明创造的利益分析 | 第27-29页 | 一、原单位物质投资利益 | 第27页 | 二、市场创新驱动利益 | 第27-28页 | 三、离职员工生存发展利益 | 第28-29页 | 第三节 离职人员职务发明与劳动权冲突 | 第29页 | 第四节 各国职务发明制度归属比较研究 | 第29-33页 | 一、美国雇员发明的权利归属 | 第30-31页 | 二、日本雇员发明的权利归属 | 第31页 | 三、法国雇员发明的权利归属 | 第31-33页 | 第三章 离职人员发明创造归属认定之完善 | 第33-38页 | 第一节 明晰“合同约定”类型 | 第33-34页 | 第二节 限制离职人员职务发明的主体条件 | 第34-36页 | 第三节 明确技术特征相关性标准 | 第36-38页 | 结语 | 第38-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4页 |
|
|
|
|
论文编号BS3993625,这篇论文共44页 会员购买按0.35元/页下载,共需支付15.4元。 直接购买按0.5元/页下载,共需要支付22元 。 |
 |
 |
我还不是会员,注册会员!
会员下载更优惠!充值送钱! |
我只需要这篇,无需注册!
直接网上支付,方便快捷! |
|
|
|
版权申明:本目录由www.jylw.com网站制作,本站并未收录原文,如果您是作者,需要删除本篇论文目录请通过QQ或其它联系方式告知我们,我们承诺24小时内删除。 |
|
|